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微博
一、微博誕生記
1.推特(Twitter)--微博的鼻祖
2.推特(Twitter)奇跡
二、微博在中國
1.飯否網--蹣跚學步階段
2.新浪微博--鋒芒初露階段
3.門戶網站--江湖混戰(zhàn)階段
三、微博的功用
1.記錄和發(fā)布生活信息
2.獲取消息并發(fā)表評論
3.特定關注與定向閱讀
4.結識朋友擴大社交圈
四、微博的特性
1.即時性:隨時發(fā)送,不受限制
2.原創(chuàng)性:敘事最簡練風格更獨特
3.單向性:"我關注你,但與你無關"
4.跟隨性:意見領袖引領微博輿論
5.擴散性:無限轉發(fā)帶來裂變效應
6.碎片化:內容松散,割裂生活
7.圈子化:信息傳播廣度有限
8.無序化:專業(yè)性差可信度低
五、微博的現狀
1.擁有龐大潛在用戶
2.媒體屬性特點突出
3.微博政務逐漸深入
第二章 政府為什么要開微博
一、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需要
二、執(zhí)政為民的需要
三、維護國家(社會)安全的需要
四、政府了解輿情的需要
1.微博改變信息傳播路徑
2.了解輿情,從微博開始
五、傳播主流價值的需要
1.話語權之爭日益激烈
2.微博上缺少權威的聲音
六、迎接微博時代挑戰(zhàn)的需要
1.微博時代的輿論特色
2.黨政干部微博素養(yǎng)正在遭遇嚴峻考驗
3.微博時代突發(fā)性事件應對的機遇和挑戰(zhàn)
第三章 政府如何開微博
一、開通微博
1.注冊賬號
2.微博命名
3.上傳頭像
4.設置背景模板
5.設置個性化域名
6.隱私設置
7.填寫簡介
8.關聯(lián)博客
9.認證
二、微博功能
1.加關注
2."粉絲"
3.轉發(fā)
4.評論
5.收藏
6.發(fā)布
7.私信
8.舉報
9.其他相關功能
三、信息發(fā)布類型及特色方式
1.信息發(fā)布類型
2.特色方式
四、如何發(fā)布信息
1.電腦發(fā)布
2.手機發(fā)布
第四章 政務微博的功能
一、信息發(fā)布
二、信息咨詢
三、受理投訴
四、搜集輿情
五、監(jiān)督政府和反腐敗
六、整合電子政務資源
七、其他功能
1.微博通緝要犯
2.微博外交
第五章 政務微博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一、政府開微博"十二要"
1.要明確微博定位
2.要敢于面對圍觀謾罵
3.要把握發(fā)布時間及頻率
4.要配置專員管理加強審核
5.要主動搜索響應輿論
6.要及時處理投訴質疑
7.要加強重要信息保密
8.要發(fā)布簡潔文字
9.要在重大事件中快速發(fā)聲
10.要真誠溝通交流
11.要將網民意見整理備案
12.要向優(yōu)秀政務微博學習
二、政務微博"十二戒"
1.戒間斷信息更新
2.戒不與網民互動
3.戒關閉評論功能
4.戒關注不當人群
5.戒內容公私不分
6.戒缺乏原創(chuàng)內容
7.戒與網民打口水戰(zhàn)
8.戒說官話打官腔
9.戒單向宣傳政績
10.戒流于形式難做實用
11.戒輕率回復妄下結論
12.戒發(fā)布有違公序良俗的言論
第六章 黨政干部個人微博管理
一、忌目無法紀,違反法律法規(guī)
二、忌擅自談論民族宗教問題
三、忌不懂特性,盲目開通微博
四、忌無安全意識,泄露工作機密
五、忌內容無限,暴露生活隱私
六、忌情緒失控,大開罵戰(zhàn)
七、忌人身攻擊,污辱誹謗他人
八、忌內容消極,發(fā)布情色信息
九、忌輕信謠言,傳播虛假消息
十、忌虛榮心強,以"粉絲"論政績
十一、忌光發(fā)不"練",鮮與網民互動
十二、忌微博無度,在崗時間刷屏
十三、忌高高在上,疏遠官民關系
1.態(tài)度真誠
2.莫說官話
3.信息準確
第七章 政務微博經典案例
一、公安微博:利用新媒體打造平安中國
1.平安肇慶--中國首家公安微博
2.平安北京--民意主導警務
3.陳士渠--微博里的打拐斗士
二、政府機構微博經典案例:南京發(fā)布--轉變固有宣傳模式
三、傳遞主流價值的微博典范:用理性的聲音在微博上插下紅旗
四、其他經典案例
1.外交部--第一個正式開通微博的國家部委
2.2011全國兩會期間--微博成為一大亮點
3.領館工作人員--潛水微博解救利比亞被困同胞
4.中國國際救援隊--發(fā)布微博救助情況
5.廈門警方在線--第一例微博在線破案
6.河北公安--以圖文形式教如何應對踩踏
7.香港特首辦--信息發(fā)布渠道
8.成都發(fā)布--利用微博直播西博
附錄
1.政務微博內容發(fā)布流程
2.政務微博意見處理流程
3.政務微博信息發(fā)布守則
4.黨政干部個人微博管理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