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說
第一節(jié) 災害治理
一、災害的本質
二、災害治理的內涵
第二節(jié) 公益組織
一、與社會組織相關的概念
二、社會組織的類型
三、“公益”的基本要義
第三章 公益組織參與災害治理的主要表現(xiàn)
第一節(jié) 華洋義賑會與1920年華北五省旱災治理
一、華洋義賑會的成立及其在1920年華北五省旱災治理中的作用
二、旱災后華洋義賑會的存續(xù)
第二節(jié) 阪神地震之后的日本公益組織
一、日本公益組織參與阪神地震治理的基本表征
二、阪神地震后吸納公益組織參與災害治理的支持體系建構
第三節(jié) 美國公益組織與卡特里娜颶風治理
一、公益組織參與卡特里娜颶風治理的基本內容
二、公益組織在卡特里娜颶風治理中的特點及作用
第四節(jié) 汶川地震之后的公益組織
一、公益組織參與汶川地震治理的主要表征
二、汶川地震后政府對公益組織的肯定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災害治理中公益組織的多樣形態(tài)及其功能
第一節(jié) 運作型公益組織的活動
——以香港樂施會為案例
一、災害治理是樂施會的既定使命
二、參與汶川地震治理的行動邏輯
三、以救助為核心價值的運作模式
第二節(jié) 協(xié)調型公益組織的活動
——以四川“5·12”民間救助服務中心為案例
一、協(xié)調型公益組織的內涵與表征
二、協(xié)調型公益組織的建構
三、內部治理結構與組織績效
第三節(jié) 資助型公益組織的活動
——以南都公益基金會為案例
一、資助型公益組織的基本表征
二、組織建構的現(xiàn)實背景
三、資助方略
四、資助后的社會效應
第四節(jié) 不同類型公益組織的協(xié)同共治
一、信任是協(xié)同合作的基礎
二、基于專業(yè)分工之上的合作才是有效的
第五章 公益組織參與災害治理的支撐要素
第一節(jié) 公益組織的法律身份
一、公益組織存在的憲法依據
二、公益組織法律身份的獲取
第二節(jié) 災害治理體制對公益組織的吸納
一、政府在災害治理中的主導作用
二、吸納公益組織參與災害治理
三、災害治理需要政府與公益組織的協(xié)同協(xié)作
第三節(jié) 公益組織動員與使用社會資源的制度安排
一、公益組織動員社會資源的制度安排
二、公益組織使用社會資源的制度安排
第四節(jié) 公益組織與執(zhí)政黨的關系形態(tài)
一、公益組織與政黨是兩種不同的現(xiàn)代組織形態(tài)
二、中國共產黨對公益組織的政策取向
第五節(jié) 公益組織參與災害治理的思想文化基礎
一、傳統(tǒng)思想文化基因的傳承
二、宗教情懷
三、公民意識的覺醒與萌生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jié) 培育益于公益組織成長的制度環(huán)境
一、辯證看待公益組織的社會功能
二、建構支持性的制度體系與規(guī)制體制
三、加強公益組織黨建
第二節(jié) 加強公益組織自身建設
一、加強公益組織自身能力建設
二、加強公益組織社會公信力建設
部分訪談材料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