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名叫臺灣的島嶼
1945年,抗戰(zhàn)結束,臺灣光復。這個與祖國分離了50年的島嶼,重新回到了中央政府的統(tǒng)治下。
只是那時誰也不曾想到,這竟然又是-段離奇歷史的開端。
光復之初
“二二八”
一九四九大遷徙
當臺灣正掙扎于族群間的對立和對獨裁政府的反抗中時,戰(zhàn)火正綿延在大陸各地。無數的人在時代的逼迫下再一次面臨選擇:留下,還是遠走?走,又走到哪里去?視線最終落向了孤懸海外的臺灣。
遷徙前夜,
渡海而去的黃金與文物
左手大陸、右手臺灣(一)
左手大陸、右手臺灣(二)
左手大陸、右手臺灣(三)
臺灣,臺灣!
臺灣以“復興基地”的名義匯聚著越來越多的人時,這個名義卻越來越像歷史所講的一個越來越苦澀的笑話。而思念.卻早已開始越過海峽,沒有止境地泛濫開來。
“一年準備”
戒嚴時代風雨聲
在臺灣的“美好”生活
“三年反攻”
“五年成功”
塑造新生活
望我大陸
兩岸終于迎來了和平,但家鄉(xiāng)卻更加遙遠了,即使她就在窄窄海峽的那一頭,卻咫尺天涯,遙不可及。然而。思念和親情卻讓無數的民眾發(fā)出了回家的呼喊。曾經關上的大門,終于被人們的吶喊緩緩推開。
當“反攻”已成往事
屬于小蔣的時代
那一頭的遠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