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小說的經典之作,《東周列國志》是在基本忠于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創(chuàng)作。盡管春秋戰(zhàn)國“上下五百有余年之間,列國數十,變故萬端,事緒紛糾,人物龐沓”,但其作者以史為經,以儒家思想為標準,不僅對之“有一件說一件,有一句說一句”,而且在對“國家之興廢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毀,人品之好丑貞淫”的“一一臚列”中寄寓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從而使作品有了靈魂,使廣大讀者可以通過讀史而知事益智明理,多方面受益。更為可貴的是,本書既能忠于歷史的真實,又能跳出紀實的束縛和枯燥的演史,大膽地進行藝術的概括,從而使這部歷史小說步入了文學藝術的殿堂。鮮活的人物塑造,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藝術結構,虛實詳略插補的寫作手法,從而使“最為刺目聱牙,其難讀更倍于他史”的春秋列國史變得充滿情趣和吸引力,并一代代地流傳下去。 自清乾隆而后,《東周列國志》刊本極多。我們這次整理《東周列國志》,基本上是以桐石山房本為底本,并參照其他一些本子,但刪除了原書那些評語、批評和夾評、夾注,以?序言、凡例、讀法、封建地圖考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