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閱讀導航
山海經的基本構成
山海經中的帝王譜系
山海經·山經圖鑒
山海經·海經圖鑒
第一卷 南山經
南山首經
招瑤之山、堂庭之山
猨翼之山、杻陽之山
柢山、亶爰之山、基山
青丘之山、箕尾之山
南次二經
柜山、長右山、堯光之山
羽山、瞿父之山、句余之山、浮?之山、成山、會稽之山
夷山、仆勾之山、咸陰之山、洵山、虖勺之山
區(qū)吳之山、鹿吳之山、漆吳之山
南次三經
天虞之山、禱過之山、丹穴之山
發(fā)爽之山、旄山之尾、非山之首、陽夾之山、灌湘之山、雞山
令丘之山、侖者之山、禺槀之山
南禺之山
第二卷 西山經
西山首經
錢來之山、松果之山、太華之山
小華之山、符禺之山
石脆之?、英山
竹山、浮山
羭次之山、時山、南山
大時之山、嶓冢之山
天帝之山、皋涂之山
黃山、翠山
騩山
西次二經
鈐山 、泰冒之山、數歷之山、高山
女床之山、龍首之山、鹿臺之山、鳥危之山
小次之山、大次之山、熏吳之山、厎陽之山、眾獸之山
皇人之山、中皇之山、西皇之山、萊山
西次三經
崇吾之山、長沙之山、不周之山
峚山
鐘山、泰器之山
槐江之山
昆侖之丘
樂游之山、蠃母之山、玉山
軒轅之丘、積石之山、長留之山、章莪之山
陰山、符惕之山、三危之山、騩山
天山、泑山、翼望之山
西次四經
陰山、勞山、罷父之山、申山、鳥山
上申之山、諸次之山、號山
盂山、白於之山、申首之山、涇谷之山、剛山
剛山之尾、英鞮之山、中曲之山
邽山、鳥鼠同穴之山
崦嵫之山
第三卷 北山經
北山首經
單狐之山、求如之山
帶山、譙明之山
涿光之山、虢山、虢山之尾
丹熏之山、石者之山、邊春之山
蔓聯(lián)之山、單張之山
灌題之山、潘侯之山、小咸之山
大咸之山、敦薨之山、少咸之山
獄法之山、北岳之山
渾夕之山、北單之山、羆差之山、北鮮之山、隄山
北次二經
管涔之山、少陽之山、縣雍之山、狐岐之山
白沙山、爾是之山、狂山、諸余之山、敦頭之山
鉤吾之山、北嚻之山、梁渠之山
姑灌之山、湖灌之山、洹山、敦題之山
北次三經
歸山、龍侯之山
馬成之山、咸山、天池之山
陽山、賁聞之山、王屋之山、教山
景山、孟門之山、平山、京山、蟲尾之山
彭之山、小侯之山、泰頭之山、軒轅之山、謁戾之山
沮洳之山、神囷之山、發(fā)鳩之山
少山、錫山、景山、題首之山、繡山、松山
敦與之山、柘山、維龍之山、白馬之山
空桑之山、泰戲之山、石山、童戎之山
高是之山、陸山、沂山、燕山、饒山
倫山、碣石之山、雁門之山、泰澤
錞于毋逢之山
第四卷 東山經
第五卷 中山經
第六卷 海外南經
第七卷 海外西經
第八卷 海外北經
第九卷 海外東經
第十卷 海內南經
第十一卷 海內西經
第十二卷 海內北經
第十三卷 海內東經
第十四卷 大荒東經
第十五卷 大荒南經
第十六卷 大荒西經
第十七卷 大荒北經
第十八卷 海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