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上編 墨子還原
一士君子顯學與草根顯學
二魯南鄙東夷文化因緣
三近儒脫儒之造士過程
四篇目辨?zhèn)闻c過程意識
五墨學十論與天地人三學
六所謂“背周道而用夏政”
七墨氏族源與天鬼意識
八人學中的兼愛、非攻支柱
九政治學說中的草根訴求與東夷體制
十三墨與十論分篇的文化地理學對應關系
十一王官之學與民間組織制度
十二晚歲囚宋與墨辯發(fā)生的心理契機
十三反思百工技藝與開啟名辯思潮
十四墨子文學觀與買櫝還珠之辯
十五多樣文體與口傳文學程式
下編 墨子還原研究資料長編
編者前識
凡例
一 生平編
(一)生卒年及里籍
(二)出身及行跡
二思想編
(一)思想淵源及發(fā)展(含儒墨關系)
(二)“天學”《天志》《明鬼》《非命》(宗教、鬼神思想)
(三)“地學”《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實利、經濟學說)
(四)“人學”《兼愛》《非攻》《尚賢》《尚同》
(政治、社會理想)
(五)“心學”《墨辯》(邏輯學)
(六)教育、軍事等思想
三文本編
(一)《墨子》版本流變
(二)篇目考訂及作者辨析
(三)“十論”上中下三篇之對應關系
四 文學編
(一)文學地位與評價
(二)藝術特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