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資產追回機制研究》分為導論、腐敗資產追回機制的歷史沿革、預防和監(jiān)測腐敗資產的轉移、直接追回機制——境外民事訴訟追回腐敗資產、間接追回機制——通過沒收的腐敗資產追回、腐敗資產的返還與處分、后記。在“導論”部分,主要闡述論文選題背景及意義,資產追回問題研究現狀,并對資產、腐敗資產等專業(yè)術語予以界定。第一章“腐敗資產追回機制的歷史沿革”分析了腐敗資產跨境轉移現象及國際范圍內腐敗資產追回情況。第二章“預防和監(jiān)測腐敗資產的轉移”詳細闡述了預防洗錢的一般措施、核實客戶份、可疑交易報告、禁止空殼銀行、財產申報等制度性安排和措施在腐敗資產追回中的應用。第三章“直接追回機制——境外民事訴訟追回腐敗資產”介紹了境外民事訴訟追回腐敗資產的沿革、優(yōu)缺點,詳細論述了因腐敗犯罪單獨提起民事確權訴訟、因腐敗犯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簡易返還等三種直接追回機制的相關公約規(guī)定。第四章“間接追回機制——通過沒收的腐敗資產追回”論述了沒收腐敗資產的理論基礎即托管理論、關于沒收腐敗犯罪所得的公約性規(guī)定與國外立法,詳細闡述了民事沒收在追回腐敗資產的具體應用、沒收腐敗資產的國際及區(qū)際司法協助,簡單梳理了我國通過沒收追回腐敗資產的司法實踐,并對完善我國沒收資產制度、建立承認和執(zhí)行刑事沒收裁決的司法審查機制提出應對之策。第六章“腐敗資產的返還與處分”論述了國際性及區(qū)域性公約及聯合國《關于分享沒收的犯罪所得或財產的示范規(guī)定》關于資產返還與處分的規(guī)定,分析了我國在資產分享方面與《反腐敗公約》間的差距,并就如何構建我國腐敗資產分享制度提出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