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數十年,全世界將面臨能源供給和低碳排放所帶來的雙重挑戰(zhàn)。節(jié)能與提高能效是應對這些挑戰(zhàn)的關鍵。我們的世界是緊密互聯的整體,尋求能效解決方案需要包括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內的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以確保其安全性、通用性及影響力。然而,離開了衡量標準,降低和優(yōu)化能源消費的努力注定收效甚微。正如第一任IEC主席LordKelvin常說的那樣:“沒有衡量標準,就無法改進!”這句話用在這里即為:離開衡量標準,就無法有效地證明能效的改善。IEC已經發(fā)布并將繼續(xù)提出此類衡量標準?作為確定基準、能源審核及合格評定的基礎。IEC同時肩負著提出整體能效解決方案的使命一一智能電氣化。電能是最易控制的能源形式。IEC認為電能將是減緩氣候變化最重要的貢獻者。電能易于控制、沒有重量,易于輸送和配置。在用戶端比多數能源更為清潔,同時也可清潔生產。它代表著最有效的能源產生和消耗模式,也是未來全球致力于節(jié)能的智能化途徑。IEC謹以本書奠定研討電力能效的基礎。為了確定工作重點,IEC廣泛研究了現有提高能效的機會和技術。在此基礎上,IEC已經建立丫一個可模擬未來20年情況的模型。本書是上述思路的總結,同時也作為路線圖和建議,以指導IEC制定短期和長期最佳能效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