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 初名《訓蒙文》,由清朝康熙年間李毓秀所編。后由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 以《論語》“學而篇”中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 弟子規(guī)自出版以來一直輾轉流通,讀誦甚廣,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孺子的最佳讀物。為讓品德教育向下扎根,希望孩子可以借由生活中對《弟子規(guī)》的落實,從小培養(yǎng)孝親、尊師、尚德、崇禮等人性中最珍貴的品質,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guī)范,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牢記古圣先賢的智慧?!兜茏右?guī):我的第一本人生寶典》四色全彩印刷,圖文并茂,以貼近幼童語言的動物當主角, 把弟子規(guī)的核心要義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適應兒童心理,適合教師教學,方便家長和老師教給孩子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道理和準則,讓孩子學習語言、文字,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好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