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語言學視野》總序
《如何描述形態(tài)句法》導讀
原書目錄
致謝
縮略語列表
0 簡介
0.1 寫作目的
0.2 術語和常用隱喻
0.3 小結
1 人口統(tǒng)計學和民族學的信息
1.1 語言的命名
1.2 民族學
1.3 人口統(tǒng)計學
1.4 發(fā)生學關系
1.5 以往的研究
1.6 社會語言學狀況
1.7 方言
2 形態(tài)類型學
2.0 歷史背景和定義
2.1 傳統(tǒng)形態(tài)類型學
2.2 形態(tài)處理
2.3 核心語/依附語標記
3 語法范疇
3.1 名詞
3.2 動詞
3.3 飾詞
3.4 副詞
4 語序類型
4.0 簡介
4.1 主句中的語序
4.2 動詞短語
4.3 名詞短語
4.4 介詞短語(前置詞和后置詞)
4.5 比較級
4.6 疑問小品詞和疑問詞
4.7 小結
5 名詞和名詞短語操作
5.1 復合
5.2 去名詞化
5.3 數
5.4 格
5.5 冠詞、限定詞和指示詞
5.6 領格
5.7 類屬(包括性范疇)
5.8 指?。复?br />6 名詞謂語與相關結構
6.1 名詞謂語
6.2 形容詞謂語(屬性小句)
6.3 方位性謂語
6.4 存在句
6.5 領屬句
6.6 有關名詞謂語及存在、領屬、方位關系的小結
7 語法關系
7.1 s、a和p系統(tǒng)
7.2 s、a和p的功能解釋
7.3 分裂系統(tǒng)
7.4 句法作格
7.5 小結
8 語態(tài)與配價操作
8.0 配價和謂詞運算
8.1 增價操作
8.2 減價操作
9 動詞與動詞短語操作
9.1 名詞化
9.2 復合(包括合并)
9.3 時、體、情態(tài)
9.4 位置、方向
9.5 參與者的指稱
9.6 傳信、確認和超預期
9.7 其他形式表達
10 語用標記性結構
11.0 語用身份
10.1 焦點、對比和話題化的形態(tài)句法
10.2 否定
10.3 非陳述性言語行為
11 小句的并合
11.1 連動式
11.2 補足性小句
11.3 副詞性小句
11.4 小句鏈、中間小句和指稱轉換
11.5 關系小句
11.6 并列小句
12 結語:運用中的語言
12.0 語篇分析和語言分析
12.1 連續(xù)性(連貫性)與非連續(xù)性
12.2 語體
12.3 余論和結語
附錄1 引用材料和文本材料
附錄2 參考文獻體例注釋
參考文獻
語言、語族、語言區(qū)域索引
主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