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作為先秦時代的一個總結式的人物,不僅在哲學上成就斐然,對傳統(tǒng)所討論的天人、名實之辨,古今、禮法之爭等諸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達到了批判總結的高度,而且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文學、音樂等方面皆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念,卓然不凡,被學者認為是最早提出“通儒”概念,且其自身即不愧為“通儒”的儒者。 此次整理《荀子》,用(唐)楊倞的注釋,以浙江書局的《二十二子本》中《荀子注》為底本,刪除注文中之校案語。對于清人特別是盧謝二人之校案語,確系精當處,則采入旁注。同時為了便于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旁注中還增加了許多現(xiàn)當代學者的??焙妥⑨尦晒?,主要采自王先謙之《荀子集解》、梁啟雄之《荀子簡釋》、李滌生之《荀子集釋》、楊柳橋之《荀子詁譯》及王天海之《荀子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