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1.1 如何使用本書
1.1.1 本書的結構
1.2 學習收獲
1.3 合格的法科學習所要求的技能
1.3.1 法科學習所需各種技能及其相互關系
第二章 語言的力量
2.1 導言
2.2 學習收獲
2.3 語言和語詞結構
2.4 案例研究:語言、法律與宗教之問的關系
2.4.1 《圣經》、英國法和語言問題
2.5 語言和法律
2.5.1 法律語言的特點
2.5.2 語言的說服力量:政治和法律上的修辭
2.6 小結
2.7 延伸閱讀
第三章 閱讀和理解立法
3.1 導言
3.2 學習收獲
3.3 英國法的淵源
3.3.1 普通法
3.3.2 立法
3.3.3 制定法的解釋:法院對立法的考量
3.3.4 歐洲共同體法
3.3.5 人權相關的法
3.3.6 小結
3.4 理解制定法的格式
3.4.1 導言
3.4.2 各種類型的立法:基本立法和次級立法
3.4.3 立法的內部架構:制定法
3.4.4 個案研究:剖析制定法
3.4.5 句子的主題搜索
3.4.6 第11條的作業(yè)
3.5 小結
3.6 延伸閱讀
第四章 判例匯編的閱讀與理解
4.1 導言
4.2 學習收獲
4.3 判例報道與先例原則的關系
4.4 先例原則的理論維度
4.5 先例原則的實踐操作:處理判例匯編
4.5.1 法官不喜歡先例時怎么辦?
4.5.2 個案研究
4.6 制定法轉向:《貨物銷售法》修改后的第55條
4.7 判例摘要
4.8 制定法解釋:判例法與立法的關系
4.8.1 導言
4.8.2 判例研究
4.8.3 《1976年種族關系法》第3條中“ethnic”的意思
4.8.4 第1條第1款b項i目中“can”的意思
4.8.5 第1條第1款b項ii目中“justifiable”的意思
4.9 小結
4.10 延伸閱讀
第五章 閱讀英國法一歐洲維度
5.1 導言
5.2 學習收獲
5.3 閱讀和理解條約
5.3.1 條約的定義及其法律效力
5.3.2 條約的主題事項
5.3.3 使條約生效的協(xié)議正式化過程
5.3.4 談判過程中使分歧最小化的方法
5.3.5 變更條約
5.3.6 廢除協(xié)議
5.3.7 條約的官方記錄
5.3.8 條約的標準結構
5.3.9 通過條約承擔的義務如何成為英國法的組成部分?
5.3.10 小結
5.4 《歐洲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公約》
5.4.1 背景
5.4.2 執(zhí)行公約的機構
5.4.3 《公約》與英國法的關系
5.4.4 《1998年人權法》
5.4.5 小結
5.5 歐洲聯(lián)盟和歐洲共同體
5.5.1 總體介紹
5.5.2 1951-1992:歐洲共同體的發(fā)展
5.5.3 歐洲共同體的性質
5.5.4 設立歐共體和歐盟的各項條約
5.5.5 歐洲共同體的主要機構
5.5.6 歐洲共同體的法律淵源
5.5.7 歐共體法的類型(主要立法和次要立法以及歐洲法院的判例法)
5.5.8 歐共體法的原則
5.5.9 歐洲共同體法的立法權能
5.5.10 普遍的困惑
5.5.11 歐共體法優(yōu)于英國法的問題
5.5.12 歐共體法、歐盟與英國法律體系的關系
5.5.13 如何處理歐共體判例報告
5.5.14 理解歐洲法院的判例匯編
5.6 作業(yè)
5.6.1 作業(yè)的目的
5.6.2 初讀
5.6.3 二讀:對案例的列表式微觀分析
5.7 小結
第六章 閱讀法律著述——閱讀策略
6.1 導言
6.2 學習收獲
6.2.1 閱讀策略
6.3 熟練閱讀的策略
6.4 閱讀策略的實際演示:對一篇文章 的分析
6.4.1 演示:閱讀計劃在文章 中的運用
6.5 結合其他文本使用該文章
6.6 “歐盟屬于它的公民:三條冒昧的建議
6.7 小結
第七章 法律論證的構建
7.1 導言
7.2 學習收獲
7.3 法律教育與論證技能的介紹
7.4 批判性思維
7.5 論證的定義
7.6 問題和規(guī)則的性質
7.6.1 問題解決模型
7.6.2 什么是規(guī)則?
7.7 論證的構建
7.7.1 邏輯
7.8 法律推理的類型
7.8.1 演繹
7.8.2 歸納
7.9 使它成“真”
7.9.1 逆證推理
7.10 改進型“Wigmore框圖法”
……
第八章 論文和難題型問題答案的寫作
第九章 演示:在具體問題的回答中使用主要和次要法律文本構建論證
第十章 結論
附錄1 英國主要法律文本
附錄2 歐洲維度(1)主要文本和次要文本
附錄3 歐洲維度(2):FACTORTAME案學習資料和TILLOTSON教材的搞要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