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0年至1234年間,地處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逐步崛起,雄踞中原的金朝女真政權日漸衰落,于西部地區(qū)自成一統(tǒng)的西夏最終滅亡,而偏居江南勉強維持半壁江山的南宋朝昏庸腐敗,再無力實現恢復中原故土的夢想。在這一時期中,頻繁的戰(zhàn)爭導致了各個民族和地區(qū)之間不斷出現壓迫與抗爭、融合與分化,而人們面對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亦表現出各種人性的善良與丑惡。主人公武敏原本是一個出生在南宋朝的官宦世家子弟,由于家庭變故而隨著母親流落到了北方的蒙古草原。生母梅嬡死后,他被善良的牧人烏云一家收留,是在一個貧苦的牧人家庭中長大的。艱苦的生活從小就磨礪出了他的勇敢和堅韌的性格,也培養(yǎng)出了他在極端困苦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后來,他因為一張馬皮而觸犯了部落的法規(guī),為挽救家人免遭嚴厲處罰而被迫從軍。在軍隊中,他歷經了種種艱苦的磨難,后在征服異族的戰(zhàn)爭中逐漸成長為一名蒙軍將領??墒牵瑧?zhàn)爭和軍隊在將他從一個普通的牧人變成一個優(yōu)秀戰(zhàn)士的同時,也把他從一個善良、淳樸的孩子改造成了一個兇狠、殘暴的職業(yè)軍人。雖然,在征服異族的戰(zhàn)爭中,武敏獲得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獲取到了權力和大量的財富,也由此而改變了養(yǎng)母家中貧困的面貌。但是,在目睹了自己的姐姐和眾多被占領地域中的百姓由于戰(zhàn)爭所帶來的苦難遭遇和拼死反抗后,在佛教慈悲精神的感召下,他心中殘存著的人性被發(fā)現。他在經歷了長時間痛苦的猶疑和彷徨之后,最終還是選擇了回歸人的本性,拋棄了自己經過多年冒死在戰(zhàn)場上的拼殺而取得的一切,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由于在童年時期所受到的傷殘,武敏的性機能是不健全的。這使得他在從一個男孩兒成長為一個男人的過程中,對于女人需求是畸形的。故事通過主人公與出現在他身邊的那些不同年齡、背景、民族和類型女人的曲折、悲傷和感人的經歷,詳細描述了一個男孩子在成長中對于女人、世界和善惡人性的感知過程。同時,也描繪出了那些不同類型的女人在對待男人時,所產生出來的種種爭奪與放棄、無奈和忍受。武敏的姐姐武梅在出逃時與母親失散,跟著武家的侍女走上了一條崎嶇的人生道路。她得到了養(yǎng)父母的厚愛與呵護,在大山里受到生活的磨煉,而命運的多舛卻讓她后來落人兵匪手中,在金朝官員府中“訓練營”里過著暗無天日的奴隸生活,受盡了折磨和摧殘。直到在戰(zhàn)場上被蒙軍俘獲,在舍身求生時偶遇了自己的弟弟——此時已成為蒙軍將領的武敏,從而有幸擺脫了奴隸的身份,重獲自由之身,過上了“好”生活。但是,在蒙軍中的所見所歷使得她無法安放自己的一顆良心。最終,還是放棄“將軍姐姐”的地位,返回了故里。武敏的哥哥武猛在逃入金控區(qū)后與家人離散,被父親的貼身侍衛(wèi)韓金帶人了金軍里,在馬場軍營中一個老馬夫的看護下長大成人。他在一群惡劣的男孩子中間經歷了非常的成長過程,殘酷的現實生活把這個原本熱情、誠實又善良的孩子變成了狡詐而殘忍的少年。在投入軍隊后,他成為了戰(zhàn)場上令人恐懼的“食人獸”,后來,累積戰(zhàn)功成為金軍中的將領。蒙、金兩國軍隊大決戰(zhàn)的前夕,武猛在戰(zhàn)場上和弟弟武敏相遇。在決定兩國命運的三峰山戰(zhàn)役中,金軍被蒙軍擊潰時,武猛在敵軍緊迫追擊中,僥幸被武敏放過……武家姐、弟三人經歷了各自不同的曲折人生,苦難的時代造就了一家人的悲歡與離合。同時,圍繞在主人公武敏身邊的各類人等的種種經歷,也講述了在那個時代里許多令人感嘆的故事。石抹然是軍人中的典范、是金朝皇帝親封的地方官,最后卻外逃并且遁人了佛門;郝金元是如何從一個安分守己的良民變成了和貪官勾結、走私、叛國的奸商;放著在金軍里有前途的軍官不做,劉旺卻因何奔人山林成為了土匪;李國忠、汪懷仁、潘義、朝魯四人都是在自己人生的關鍵時刻選擇了背叛,可由于每個人不同的目的和初衷,人們卻給予了他們完全不同的評價;是誰把鐘良那樣一個柔弱溫順的孩子教育成了以殘害人體為樂的執(zhí)法隊長,然而,他的死卻是留下了一個非常令人回味的因果關系…… 不論在多么困難的情況下,求生存和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都是人本能的選擇。然而,在不得已投入金軍后,韓金卻始終堅守住了自己當初立下的誓言。為了心中的一份兒真愛,放棄大領主家的優(yōu)裕生活,不遠千里去追尋武敏的托雅,在飽嘗了人間地獄般的苦難后和夢中的情人相遇,卻最終選擇了回到山林中陪著已經殘廢了的劉旺共度余生。為了讓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能夠存活下去,孟茹英瘋狂地用自己的身體去換取食物,而使得精神受到極大地損傷;閱歷了人生和情感的大起大落,手握實權且表面上極為冷酷的孫麗,可她內心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故事在那個充滿戰(zhàn)亂和苦難的年代背景下,通過武敏一家人,以及圍繞在他們周圍與之相關的那些人們的經歷,彰顯出人在各種變故、艱難、失敗和成功中心里的愛與恨、喜與悲,以及他們的忍耐與堅持、背叛與墮落、覺醒與回歸,真實地折射出在人性中一體多面共存著的,并且被環(huán)境和社會不斷影響著、內心相互斗爭著的善與惡。 通過這個故事,不僅了解當時的許多風土人情,還從側面了解到在那個歷史時期中,蒙、金、南宋以及西夏各國之間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的消長和興衰過程,看到大金帝國是怎么在新興的蒙古草原部落金戈鐵馬的沖擊下走向了滅亡的。同時,也能夠看出中原文化是如何被外來民族吸收和消化的,一個政權被更替的內因到底是什么? 蒙、金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撞擊、百姓大遷徙的時期,恐怕也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野蠻、最混亂的時期之一。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從根本上改變了各個民族原有的地緣格局,嚴重破壞了中原地區(qū)農耕社會的經濟結構,同時,也大大改變了人們固有的生存法則。這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第一次通過戰(zhàn)爭的手段,真正深入地對中原地區(qū)的漢民族文化造成重大沖擊。由此而帶來的人們在文化和習俗上的改變,影響了生活在中原地區(qū)的各民族幾百年。北方游牧民族的進入,給本來略顯柔弱的以漢民族為主的中原地區(qū)平添了許多粗狂、勇武的成分。此后不久,一個統(tǒng)一了大江南北的元朝,就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