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位于山東省中部,全市總面積7762平方公里,占山東省總面積的5%。轄泰山區(qū)、岱岳區(qū)、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6個縣(市、區(qū)),至2002年共546萬人,占山東省總人口的6%。泰安城(簡稱泰城)位于泰山南麓,為泰安市黨政軍機關駐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距省會濟南66.8公里、首都北京490公里,南至孔子故里曲阜74.6公里.“泰山巖巖,魯邦所瞻?!碧┥礁叽缶?,猶若東天一柱。其高大厚重的形象和區(qū)域氣候現象,使古人感到神秘莫測,因此對泰山備極尊崇,古代帝王巡狩,必“天子親至”,由巡狩、柴望逐漸嬗變?yōu)榉舛U、祭告。尤其是泰山封禪,這種帶有濃郁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中國歷史上獨有的山岳崇拜現象,使泰山地位愈益提高,影響越來越大,儒釋道及民間神祗匯于泰山,東岳廟遍布天下。明清以來,泰山圣母碧霞元君崇拜興起,影響遍及半個中國,香火歷久不衰。歷史文獻和民俗文化把泰山播向整個華夏,逐漸形成深厚的民族心理積淀,泰山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郭沫若稱泰山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局部縮影”。泰山主景區(qū)現存歷代摩崖刻石、碑碣2800余處。海內瑰寶秦泰山刻石和被稱為“榜書之宗”的經石峪大字摩崖刻經及封禪實物唐摩崖《紀泰山銘》,在中國碑苑中居重要地位。泰山的古建筑獨具特色,堪與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媲美的岱廟天貺殿及“天上宮闕”碧霞祠,不啻建筑藝術史上的如椽之筆。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大自然鬼斧神工,炎黃子孫世代奉獻,使泰山成為一座碩大無朋的露天博物館。從孔子、司馬遷、曹植、李白、杜甫、辛棄疾、元好問、蒲松齡到近代康有為、梁啟超等,眾多文人墨客景仰泰山,登岳覽勝,在泰山留下足跡和難以計數的詩篇華章。新中國成立后,國內外政要、學者紛至沓來,或考察或游覽,進一步擴大了泰山的影響。翻檢歷代文獻.幾乎無處不有“泰山”印記,有關泰山內容,林林總總,洋洋大觀,泰山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山岳文化中獨領風騷。泰安也因泰山而揚名海內外。明清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泰山著述的大量出現,不僅傳遞泰山文化薪火,亦為中華文化寶庫平添珠璣。泰山于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意“國泰民安”“泰山安則四海皆安”。泰安是華夏文明發(fā)祥地之一。早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存,5萬年前的新泰人已跨入智人階段。5000年前孕育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成為華夏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泰城依山而建,山城一體,獨具特色,被國務院、山東省政府及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wèi)生城市和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