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論
道德生活界說
試論“道德生活”的特點與類型
論道德與生活的關系及道德生活的本質特征
論道德生活史研究的獨特視閾及原則要求
中國傳統(tǒng)道德關系的特點
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通論
論中國傳統(tǒng)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現(xiàn)代視域中的儒家思想
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儒家傳統(tǒng)道德觀念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二、先秦至隋唐時期
先秦禮文化凸顯的道德生活
孔子的經濟倫理思想研究
秦漢時期道德生活的變動格局
秦漢時代之匈奴道德生活
秦漢時代東夷之道德生活
秦漢時代之羌族道德生活
秦漢時代之南越道德生活
秦漢時代之西南夷道德生活
“善者因之”——司馬遷經濟倫理思想研究
“輕重之辨”——《鹽鐵論》的經濟倫理思想意蘊
從“兼濟天下”到“獨善其身”:魏晉南北朝士階層社會擔當意識的弱化
感性追求與特立獨行——魏晉南北朝的士風
簡論隋唐道德生活的特點
簡論佛教倫理思想的基本觀點
三、宋元明清時期
明代道德生活與核心價值觀
明代初期道德生活的政治導向
明清之際士人的人格特質——以關中李二曲為個案
論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誠信精神及其現(xiàn)代意義
略論王學與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危機
明代心學本體論與明代學風
張居正經世實學思想初探
張居正悲劇與明代道德生活
論清代家庭的道德生活
論清代官員的道德生活
四、近現(xiàn)代時期
近代經濟倫理思想的萌蘗——論近代地主階級改革派的經濟倫理思想
湖湘學術開生面,睜眼世界第一人——試析魏源的愛國主義思想
晚清中國鄉(xiāng)村的公共道德生活探微
晚清時期制度性腐敗對官員民本主義政德的消蝕
試論現(xiàn)代中華民族道德生活的現(xiàn)實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正確梳解當前我國人民精神生活的矛盾
制度倫理:建構當代公共生活秩序的優(yōu)先課題
和諧社會建構的制度倫理基礎
傳統(tǒng)和諧理念及其現(xiàn)代價值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幸福觀
社會主義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xiàn)——學習胡錦濤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意義重大
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的生動范例——解讀李春華
讓高尚的道德回歸生活、引領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解讀袁隆平、余錦柱敬業(yè)奉獻的高尚品德
“好人”如何一生平安——走出“德福悖論”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