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藝術叢書》序 陸蘇華
開場白
源流篇
一、歷史源流
二、明末清初是揚州評話的形成期
三、康乾盛世是鼎盛期
四、晚清時穩(wěn)步發(fā)展
五、民國時期的艱難航程
形態(tài)篇
一、以文學性特征為主體的表演藝術
二、有形體表演特征的語言藝術
三、有音樂性特征的口頭文學
話本篇
一、什么叫話本
二、話本是按照自己的程式“做”的
三、怎樣把小說變成話本
四、書里要有“戲”
五、噱是書中寶
六、方俗、民情人書
七、用自己的方法敘述故事
八、接受小說評點家的指點編書、評書
表演篇
一、傳統(tǒng)揚州評話的表演藝術
二、說工:要求“繪聲繪色,傳神傳情”
三、做工:要達到“滿臉的書,周身的書”
四、書場:評話藝術展露“時—空藝術”屬性的平臺
名家篇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柳敬亭
居輔臣
吳天緒
徐廣如
鄒必顯
浦琳
葉霜林
鄧光斗
宋承章
李國輝
康國華
康又華
藍玉春
龔午亭
金國燦
劉春山
戴善章
郎照明
朱德春
樊紫章
現(xiàn)代大說書家王少堂
當代篇
一、1949-1963年的揚州評話
二、粉碎“四人幫”后的揚州評話
結束語
附錄
一、揚州評話的書目
二、揚州評話主要傳統(tǒng)書傳授系統(tǒng)表
揚州藝苑門外談(跋)趙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