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計算機考試OCP認證考試指南:Oracle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II(1ZO-053)

OCP認證考試指南:Oracle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II(1ZO-053)

OCP認證考試指南:Oracle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II(1ZO-053)

定 價:¥68.00

作 者: (美)希里拉 著,薛炎 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認證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218029 出版時間: 2010-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95 字數:  

內容簡介

  《OCP認證考試指南(1Z0-053):Oracle 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2》為參加Oracle認證考試(最熱門的Oracle數據庫專業(yè)人員認證考試之一)的讀者提供幫助。您可以完成多門認證課程的學習,從而獲得3個級別的DBA證書:Oracle Certified Associate(OCA)、Oracle Certified Professional(OCP)以及Oracle Certified Master(OCM)。為了獲得OCA認證,您迄今可能已參加了兩場考試,并且參加了教師指導的課程或網上課程。在接下來的OCP級別,您需要參加一門教師指導的課程或網上課程并參加1Z0-053: Oracle 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II考試?!禣CP認證考試指南(1Z0-053):Oracle 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2》全面覆蓋了1Z0-053考試的所有要點,是教師指導的培訓的珍貴參考資料。每章末的測試題均模擬實際考題;《OCP認證考試指南(1Z0-053):Oracle Database 11g Administration 2》支持網站。

作者簡介

  Bob Bryla是Oracle 9i和10g的認證專家,在數據庫設計、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fā)、培訓和Oracle數據庫管理等方面擁有20多年的工作經驗,是威斯康星州Dodgeville的LandsEnd公司的首席Internet數據庫設計師和Oracle DBA。在業(yè)余時間,他作為技術編輯負責處理OraclePress和Apress出版社的大量圖書,此外還撰寫了一些關于Oracle 10g和11g的認證學習指南。另外,他在業(yè)余時間還喜歡看科幻電影和閱讀科幻小說。

圖書目錄

第1章 數據庫體系結構和ASM1
1.1 了解數據庫體系結構和ASM2
1.1.1 Oracle邏輯存儲結構2
1.1.2 Oracle物理存儲結構4
1.1.3 Oracle內存結構8
1.2 描述ASM13
1.2.1 ASM體系結構13
1.2.2 創(chuàng)建ASM實例16
1.3 為ASM和數據庫實例設置初始化參數文件19
1.3.1 ASM實例組件19
1.3.2 ASM動態(tài)性能視圖21
1.3.3 ASM文件名格式22
1.3.4 ASM文件類型和模板24
1.4 啟動和關閉ASM實例25
1.5 管理ASM磁盤組27
1.5.1 磁盤組體系結構27
1.5.2 磁盤組鏡像和故障組27
1.5.3 以動態(tài)方式重新平衡磁盤組28
1.5.4 磁盤組的快速鏡像重新同步功能30
1.5.5 更改磁盤組31
1.5.6 企業(yè)管理器DatabaseControl與ASM磁盤組33
1.5.7 使用asmcmd命令35
1.6 本章小結38
1.7 本章測試題40
1.7.1 自測題40
1.7.2 實踐題43
1.7.3 自測題答案43
1.7.4 實踐題答案45
第2章 配置數據庫可恢復性47
2.1 配置數據庫可恢復性48
2.1.1 邏輯備份49
2.1.2 物理備份49
2.1.3 RMAN命令簡介51
2.2 配置多個歸檔日志文件目標來提高可用性54
2.2.1 配置ARCHIVELOG模式55
2.2.2 利用多個歸檔目標56
2.3 定義、應用和使用保留策略58
2.4 配置閃回恢復區(qū)60
2.5 使用閃回恢復區(qū)62
2.6 本章小結64
2.7 本章測試題66
2.7.1 自測題66
2.7.2 實踐題69
2.7.3 自測題答案69
2.7.4 實踐題答案71
第3章 創(chuàng)建和維護RMAN目錄73
3.1 確定需要使用RMAN恢復目錄的情況74
3.1.1 使用控制文件來保存RMAN元數據74
3.1.2 使用恢復目錄來保存RMAN元數據74
3.2 創(chuàng)建和配置恢復目錄75
3.2.1 配置恢復目錄數據庫75
3.2.2 創(chuàng)建恢復目錄所有者76
3.2.3 創(chuàng)建恢復目錄77
3.3 同步恢復目錄78
3.3.1 注冊數據庫78
3.3.2 更改數據庫的DBID79
3.3.3 注銷數據庫82
3.3.4 記錄其他備份文件82
3.3.5 以手動方式重新同步恢復目錄84
3.4 創(chuàng)建和使用RMAN存儲腳本84
3.4.1 創(chuàng)建RMAN存儲腳本85
3.4.2 執(zhí)行RMAN存儲腳本85
3.4.3 檢索RMAN存儲腳本元數據86
3.4.4 管理RMAN存儲腳本87
3.5 備份恢復目錄88
3.5.1 備份恢復目錄88
3.5.2 在丟失恢復目錄后進行恢復89
3.5.3 導出和導入恢復目錄89
3.5.4 刪除恢復目錄89
3.5.5 更新恢復目錄90
3.6 創(chuàng)建和使用虛擬專用目錄90
3.6.1 了解虛擬專用目錄91
3.6.2 創(chuàng)建和管理虛擬專用目錄91
3.7 配置備份設置94
3.7.1 RMAN備份的類型94
3.7.2 RMAN備份目標95
3.7.3 持久保存RMAN設置96
3.7.4 自動備份控制文件99
3.8 分配備份通道99
3.9 配置備份優(yōu)化99
3.10 本章小結100
3.11 本章測試題103
3.11.1 自測題103
3.11.2 自測題答案107
第4章 創(chuàng)建RMAN備份111
4.1 使用RMAN創(chuàng)建備份112
4.2 創(chuàng)建映像文件備份113
4.2.1 創(chuàng)建備份集113
4.2.2 創(chuàng)建映像副本116
4.3 創(chuàng)建完整數據庫備份117
4.3.1 完整數據庫備份117
4.3.2 完全備份117
4.3.3 增量備份119
4.4 啟用快速增量備份121
4.4.1 了解塊更改跟蹤文件122
4.4.2 啟用快速增量備份122
4.4.3 監(jiān)視塊更改跟蹤文件125
4.5 多重備份的創(chuàng)建以及備份集的備份125
4.5.1 創(chuàng)建多重備份集125
4.5.2 創(chuàng)建備份集的備份128
4.5.3 備份只讀表空間128
4.6 創(chuàng)建長期保留的歸檔備份128
4.6.1 了解歸檔備份128
4.6.2 執(zhí)行歸檔備份129
4.6.3 管理歸檔備份130
4.7 創(chuàng)建多段、壓縮和加密備份131
4.7.1 創(chuàng)建多段備份131
4.7.2 壓縮備份134
4.7.3 加密備份134
4.8 備份報告和維護137
4.8.1 使用LIST命令137
4.8.2 使用REPORT命令139
4.8.3 使用DELETE命令141
4.8.4 使用CROSSCHECK命令141
4.9 本章小結143
4.10 本章測試題145
4.10.1 自測題145
4.10.2 自測題答案149
第5章 使用RMAN備份進行恢復151
5.1 丟失重要或不重要的數據文件時,使用RMAN執(zhí)行完整恢復152
5.1.1 使用RMANRESTORE和RECOVER命令152
5.1.2 為不重要的文件執(zhí)行完整恢復153
5.1.3 執(zhí)行重要文件的完整恢復155
5.2 使用RMAN執(zhí)行不完整恢復155
5.2.1 創(chuàng)建還原點155
5.2.2 執(zhí)行由服務器管理的不完整恢復156
5.3 使用增量更新備份進行恢復159
5.3.1 恢復映像副本160
5.3.2 實施映像副本策略160
5.4 切換使用映像副本以便加快恢復速度161
5.4.1 快速切換到映像副本161
5.4.2 將RMANSETNEWNAME與快速切換一起使用166
5.5 將數據庫還原到新主機上167
5.5.1 了解還原到新主機的含義167
5.5.2 準備新主機167
5.5.3 在新主機上執(zhí)行還原和恢復167
5.6 使用備份控制文件進行恢復169
5.6.1 使用自動備份還原SPFILE170
5.6.2 使用自動備份還原控制文件170
5.7 執(zhí)行災難恢復173
5.7.1 以NOARCHIVELOG模式執(zhí)行恢復173
5.7.2 以NOARCHIVELOG模式使用增量備份174
5.7.3 恢復整個數據庫174
5.8 本章小結175
5.9 本章測試題177
5.9.1 自測題177
5.9.2 自測題答案180
第6章 用戶管理的備份和恢復183
6.1 丟失臨時文件后進行恢復184
6.1.1 丟失臨時文件184
6.1.2 在缺少臨時文件的情況下啟動數據庫185
6.2 在丟失重做日志組時進行恢復186
6.2.1 了解日志組狀態(tài)186
6.2.2 在發(fā)生日志組成員故障后進行恢復187
6.2.3 在丟失整個日志組時進行恢復188
6.3 在丟失口令文件后進行恢復190
6.3.1 簡要介紹身份驗證方法190
6.3.2 重新創(chuàng)建口令文件191
6.4 執(zhí)行用戶管理的完整數據庫恢復194
6.4.1 在數據庫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執(zhí)行完整恢復194
6.4.2 完整恢復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數據庫199
6.5 執(zhí)行用戶管理的不完整數據庫恢復199
6.5.1 選擇PITR方法200
6.5.2 執(zhí)行用戶管理的、基于時間的不完整恢復201
6.6 執(zhí)行用戶管理和服務器管理的備份203
6.6.1 確定手動備份使用的文件203
6.6.2 以NOARCHIVELOG模式備份數據庫204
6.6.3 以ARCHIVELOG模式備份數據庫205
6.7 了解備份模式的必要性206
6.8 備份和恢復控制文件206
6.8.1 以ARCHIVELOG模式備份控制文件207
6.8.2 恢復控制文件208
6.9 本章小結210
6.10 本章測試題213
6.10.1 自測題213
6.10.2 自測題答案216
第7章 其他RMAN功能219
7.1 使用RMAN創(chuàng)建復制數據庫220
7.1.1 使用RMAN創(chuàng)建復制數據庫220
7.1.2 使用EnterpriseManager創(chuàng)建復制數據庫226
7.2 使用復制數據庫231
7.3 確定需要TSPITR的情形233
7.4 自動執(zhí)行TSPITR234
7.4.1 驗證表空間的依賴性234
7.4.2 在執(zhí)行TSPITR后確定丟失的對象235
7.4.3 自動執(zhí)行TSPITR235
7.5 本章小結236
7.6 本章測試題238
7.6.1 自測題238
7.6.2 自測題答案240
第8章 監(jiān)視和調整RMAN241
8.1 監(jiān)視RMAN會話和作業(yè)242
8.1.1 使用V$SESSION和V$PROCESS242
8.1.2 使用V$SESSION_LONGOPS245
8.1.3 利用RMAN錯誤日志和消息246
8.2 調整RMAN248
8.2.1 確定備份和還原步驟248
8.2.2 并行執(zhí)行備份集248
8.2.3 了解RMAN多路復用操作249
8.2.4 調整RMAN通道250
8.2.5 調整BACKUP命令250
8.2.6 配置LARGE_POOL_SIZE251
8.3 為異步I/O配置RMAN251
8.3.1 了解異步I/O和同步I/O251
8.3.2 監(jiān)視異步I/O252
8.3.3 監(jiān)視同步I/O252
8.4 本章小結252
8.5 本章測試題254
8.5.1 自測題254
8.5.2 自測題答案256
第9章 配置和使用閃回259
9.1 從回收站還原已經刪除的表260
9.1.1 了解回收站260
9.1.2 查詢回收站261
9.1.3 使用回收站還原表264
9.1.4 對回收站的空間進行回收266
9.1.5 繞過回收站267
9.1.6 訪問回收站中的表267
9.2 執(zhí)行閃回查詢269
9.2.1 配置閃回參數269
……
第10章 內存管理技術 299
第11章 使用數據庫調整顧問程序 319
第12章 管理磁盤空間和資源 345
第13章 配置數據庫診斷 395
第14章 使用調度程序自動完成任務 425
第15章 數據庫全球化 457
附錄A 本書提供的OCA考試資料 483
術語表 48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