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乃強(1894-1989),字筱莊,四川省南充縣人。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民族學家,我國近代藏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農業(yè)高等學堂,曾參加“五四”運動。歷任重慶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學院教授,中國民族研究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四川民族學會、四川歷史學會顧問。民國時曾任西康建省委員,解放后任西南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1957年被畫“右派”,1982年平反后,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地方史專業(yè)碩士生導師。一生涉獵廣泛,著作眾多。有《四川史地》、《西康圖經》、《西康史地大綱》、《中國農業(yè)史》、《川康藏農業(yè)區(qū)別》、《四川州縣沿革圖說》、《四川歷史地圖》、《周詩新詮》(待出)、《羌族源流探索》、《四川上古民族史》、《山海經新探》、《川藏邊歷史資料選班》和《張獻忠》(歷史小說)、《長生島》(民俗小說)、《康藏標準地圖》(首部漢英藏文對照康藏全圖)等著作20余部,論文數百篇。《華陽國志校補圖注》是任乃強先生積四十年研究必得撰成鴻篇巨著。1961年完成補稿,嗣后幾經修訂,于1982年定稿。這部近150萬字的專著,對晉代常璩所撰的中國第一部方志《華陽國志》(原書僅存10萬字)進行了全面整理、研究、系統(tǒng)地考證和論述了大西南地區(qū)上古至東晉時期的歷史、地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探討了西南眾多民族的內在聯系及其派分,糾駁了前人諸多謬說,提出了大量新穎獨到的見解。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后,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榮獲首屆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