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科學·宗教·哲學

科學·宗教·哲學

科學·宗教·哲學

定 價:¥59.00

作 者: 葉秀山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哲學宗教研究系列
標 簽: 哲學理論

ISBN: 9787509711347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9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葉秀山先生積幾十年哲學研究之功力,形成此學術(shù)研究的成果結(jié)晶,可謂嘔心瀝血。該書的核心任務是要在哲學視野下,或者說是從哲學的角度,去研究科學與宗教向哲學提出的問題,以及哲學分別與宗教、科學的關(guān)系的問題。整個研究以哲學體系中“時間”、“空間”這兩個最基本的范疇展開,由此對關(guān)涉哲學、宗教認知的有限與無限、永恒與流變、存在與自由、綿延與擴展等觀念都有獨到的解說和寓意深刻的引申,并在其哲學的視域中觸及對神人、善惡、生死、獎懲等宗教問題的詮釋。作者對“時”、“空”之間的意義轉(zhuǎn)換、延伸與突破,對“在”、“思”之間的親歷和體認,“知”、“信”之間的互動與互促,都有深邃和獨到的見解。全書充滿了對哲學、宗教和科學中許多重要概念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建設(shè)性解讀,推理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呼應,一以貫之,無異于向當今學人奉獻的一部精神和智慧的大餐。

作者簡介

  葉秀山,1935年生,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所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主要著作有《葉秀山文集》、《中西智慧的貫通》、《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蘇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思·史·詩》、《京劇流派欣賞》和《古中國的歌——京劇演唱藝術(shù)賞析》等,主編《西方哲學史》(學術(shù)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西方哲學源頭中之科學與宗教
 第一節(jié) 混沌學—宇宙學
 第二節(jié) “序”的尋求與理性的覺醒
 第三節(jié) “時間”之“序”
 第四節(jié) “空間”之“序”
 第五節(jié) “自然—因果”之“序”
 第六節(jié) “死”“在”“時”“空”之“序”中的意義
 第七節(jié) “時間”與“哲學”視野中之“靈魂不死”
 第八節(jié) “時間—自由”與“哲學”的“邏輯—范疇”
 第九節(jié) “無”作為哲學范疇與“理念”
 第十節(jié) “時間”之“有—無”
 第十一節(jié) “無”與“時間”—“親歷”
 第十二節(jié) “思”、“詩”、“直覺”與“親歷—歷史”
 第十三節(jié) “自然”—“目的”—“意義”
第二章 哲學視野中的“自然”
 第一節(jié) “自然”作為經(jīng)驗科學對象
 第二節(jié) 作為本原意義上的“自然”觀念
 第三節(jié) 抽象“概念”的“自然”與現(xiàn)實“個體”的“自然”
 第四節(jié) 作為“理念—觀念”的“自然”
 第五節(jié) 自然哲學與自然科學——作為“存在”的“自然”與作為“概念”的“自然”
 第六節(jié) “自然哲學”與“自然辯證法”
第三章 哲學視野中的“人”
 第一節(jié) “人”“生”“天地之間”
 第二節(jié) “人”“居于”“現(xiàn)象界”
 第三節(jié) “人”“在”“家庭—集團—國家”中
 第四節(jié) “概念”化與“自然”、“歷史”的“意義”
 第五節(jié) “辯證法”與“哲學”中之“自然—社會”
 第六節(jié) “辯證”的“我—你—他”——社會
 第七節(jié) 回歸“時間”,回歸“自由”
 第八節(jié) “語言”—“概念”與“信”
第四章 “人”作為“自覺”的“(諸)自由者”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自由”進入“必然”
 第二節(jié) “自由”以“必然”為“工具”——“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第三節(jié) “自由”以“自由”為“工具”——“諸自由者”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五章 哲學視野中的“宗教—基督教”
 第一節(jié) “向外”的路和“向內(nèi)”的路
 第二節(jié) “知識”與“信仰”
  一 “自由”與“信仰”
  二 “信—仰”“什么”
  三 “盟約”——“信者—自由者”的關(guān)系
  四 “信”——“言”之“證”
  五 “本體論—存在論證明”之“辯證”視角
  六 “內(nèi)證”與“實踐—經(jīng)驗”
  七 “大證”與“小證”
  八 “思”與“思”的“印證”——“異”之“同”,“同”之“異”
  九 “大歷史”與“小歷史”——“進入”“歷史之證”
第六章 信仰與道德
 第一節(jié) “信仰”與“道德”“評判”
 第二節(jié) “道德”之“信”:“道德—德性”之“因果”——“自由—創(chuàng)造”之“內(nèi)容”
 第三節(jié) 道德—時間—未來
 第四節(jié) “哲學”—“道德學”—“神學”
 第五節(jié) “宗教”的“歸一”與“哲學”的“開放”
 第六節(jié) “哲學”“化解”“宗教”
 第七節(jié) “自由”的“存在”與“存在”的“自由”——“消解”的“結(jié)構(gòu)”與“結(jié)構(gòu)”的“消解”
 第八節(jié) “哲學知識”與“理智直觀”
第七章 所謂“末日審判”——“人”之“命運”及“神”—“人”之“判決權(quán)—審判權(quán)”
 第一節(jié) “生—死”—“存—亡”
 第二節(jié) “死”的“意義”
 第三節(jié) “哲學”—“科學”與“原罪”
 第四節(jié) 爭奪“時間”之“戰(zhàn)”
 第五節(jié) “立法權(quán)”、“判斷權(quán)—審判權(quán)”、“執(zhí)行權(quán)”之爭
 第六節(jié) “時間”的“三權(quán)合一”
 第七節(jié) “神”的“最后審判”—“末日審判”
 第八節(jié) “末日”—“到時”與“歷史”之“審判”
 第九節(jié) “人生”—“贖罪”
 第十節(jié) “人質(zhì)”與“他者”
第八章 哲學視野下人類“救贖—解放”之路
 第一節(jié) “科學”作為“救贖—解放”的道路
 第二節(jié) “道德—德性”與人類之“救贖”
 第三節(jié) 人類“救贖”與哲學“存在論”
后 記 這個課題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