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斯的正義理論蘊含著豐富而有價值的法文化理念。這種理念圍繞兩個正義原則這一中心,以公平正義為價值取向,建立在社會契約和道德理性的基礎上,具有政治建構色彩,突出強調自由優(yōu)先性的歷史傳統(tǒng)與平等普適性并重思想。羅爾斯認同民主憲政制度,認為公民自身健全的道德能力和互惠性協(xié)議信用產生了守法的自覺性。其正義法文化思想體現(xiàn)于公民、公權、萬民法三個層面。 羅爾斯的法文化思想力圖在社會基本結構中營造了一種法治背景正義。憲政體系是一個秩序良好的民主社會所采取的最佳形式?;咀杂芍兄挥姓巫杂刹庞泄絻r值,自由只有為了自由的緣故才能被限制。合法性是基本要求,法治的不完善性和契約義務使公民服從不正義法律有著充足理由。反抗不正義法律只能采取非暴力性手段。經濟法律制度中體現(xiàn)自由優(yōu)先,也體現(xiàn)機會平等和差別對待,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是對最不利群體的實質關懷。 法文化在實現(xiàn)社會基本結構的公平正義中發(fā)揮基礎作用。從外在形式看,政治的可能性與法治的可行性佐證了羅爾斯法文化理念的持久穩(wěn)定。而從深層原因看,法文化視域中理性的和合理的公民的存在,決定了法治中公共理性的存在,從而會使統(tǒng)合性學說對公平正義的法文化產生重疊共識,這是該理念頑強生命力的根源。 自由主義內部對話,是自由與平等之爭。與社群主義對話,是正義與德性價值分歧、個人與共同體利益取舍之爭。與哈貝馬斯對話,是法律理性構建范式之爭。中西法文化比較中,對和諧視域下中國有一定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