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坳里飛出的鷂鷹
02李萬君:焊接高鐵的工人院…
03我貪戀這泥淖里的溫暖:蕭…
04最美退役軍人:郁文賢
05臺海情緣:一個家族的歷史…
06瓊·狄迪恩:最后的訪…
07陳三立一家與廬山(增訂本…
08嘉語微言:陳嘉庚言論選
09精神的奧德賽:羅洛·…
10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
吳越 著
《蔣介石的王牌特工:密電破譯奇才池步洲》是傳記小說,來歌頌、來紀念像池步…
可購
陳凱歌 著
《我的青春回憶錄:陳凱歌自傳(第1部)》是導演陳凱歌的自傳之第一部,從他…
霍紅 著
因為鏡頭放慢了,我注視她們的時間仿佛拉長。我回眸,是給自己留下思索的空間…
宋路霞 著
《上海灘名門閨秀》選取了曾國藩、李鴻章、段祺瑞、盛宣懷、嚴筱舫等十個著名…
李剛,何景方,張鈺 著
《川島芳子生死之謎新證》主人公出身清末愛新覺羅皇族,位尊肅親王善耆的“十…
張家瑞 著
近20多年來,作者致力于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然本能之鉆研,如今已解開了人體的密…
史玉娟 編著
在古今中外的各個領域,文化家族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的生命旅程宛若…
王曉梅,張晶 主編
是英雄創(chuàng)造了歷史,還是歷史造就了英雄?無論答案如何,那些走在時代前列、影…
郭遷以 著
《郭廷以口述自傳》作者郭廷以,著名史學家。畢生致力于中國近代史研究,是實…
陶希圣
《潮流與點滴》的意思有三層:其一是潮流中之點滴,其二是從潮流看點滴,其三…
梁啟超 著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
劉曉樹 編著
《蕩氣回腸的60篇名人自白》共收入世界名人的自白60篇,在自白中,他們或披露…
李幼蒸 著
《憶往敘實》是一本帶有自傳性質的回憶文集,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的遠見卓識。…
安哥 著
本書追尋了安哥半個多世紀的人生經歷:伴隨新中國誕生、童年回憶、僑委大院的…
可讀可購
陳夏紅 編
《法意闌珊處·20世紀中國法律人自述》為十六篇憶述之作。作者中不乏二十…
萬慧芬 主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共西…
金沙同志1916年,出生于江蘇太倉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33年,在上海參加“左聯(lián)…
(瑞典)馬悅然 著,李之義 譯
早在1920年代,高本漢(1889—1978)就因其在中國方言和語言史領域開創(chuàng)性的研…
張志江 著
中國古代傳記肇始于西漢時期,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是中國古代傳記當之無愧…
馬亮寬 著
《傅斯年社會活動與政治思想研究》是作者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是繼《傅…
西爾梟 著
《民國第一殺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傳》主要內包括:漢奸賣國賊聽到這個名…
李鵬 編著
《一生應結識的25個人》講述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并非因為他們在某一方面或某…
北京市女警察協(xié)會 編
1959年春天的一個上午,周總理的車隊從北京飯店前的崗臺旁經過時,他掀開窗簾…
(奧)茨威格(Zweig,S.) 著,畬田,徐英…
人類有廣闊的視野,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不僅僅生存著人類,這個世界上還有鳥語花…
周恩惠 著
《走近新中國法學大家》是作者歷經20年時間,先后撰寫的我國資深法學大師彌足…
梁蘇會 著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在五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樂善好施、扶…
姜繼為 著
《斯文·赫定探險記》用親切自然、生動曲折的語言講述了斯文·赫定這…
張本瀛 著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疆域廣闊、民族眾多、風物文化絢麗多彩的大國。提起中華…
白崇禧 口述
白崇禧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以軍事為業(yè),參加過護法戰(zhàn)爭、北伐戰(zhàn)爭…
墨香滿樓 著
想知道這些影響歷史的女人們都是何許人嗎?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女人在政…
楊瀾 編
從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到鳳凰衛(wèi)視《楊瀾訪談錄》;從中國第一屆主持人“…
[法] 居里 著
居里夫人,本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基,是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
魏德圣 著
《小導演失業(yè)日記》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圣的首部自傳性作品,是解讀和詮釋…
周榆華 編著
世界文明古國創(chuàng)造的人類偉大文明,唯獨華夏文明獨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
吳忠良 著
《最是人間留不住》講述了中國學術史上曾經有過三次鼎盛期:春秋戰(zhàn)國時的處士…
易孟林,李意清 著
《大偵探》講述了傳奇神探的傳奇故事?!冬F(xiàn)代世界警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龍華烈士陵…
《浦江豐碑:上海英烈故事》選取了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及至改革開放時…
方曉 著
《感動中國: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中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激情歲月,以大愛…
陳中梅 主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華歷史每走到關鍵處,總要凸顯出幾…
沈霞 著,鐘桂松 整理
沈霞是茅盾先生之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5月,進延安中國女子大學學習…
蔡世英 著
“文以載道、史以鑒金”。蔡世英先生搜集了大量史料,經過走訪調研,文學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