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由于分子生物學以及研究方法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腎臟生理的認識從傳統(tǒng)的器官水平邁入分子水平。腎臟生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使許多對腎臟病理生理的詮釋也有重大改變。這些重要進展不但深入了對腎臟維持其基本功能的機制的了解,也奠定了腎臟在機體內部或外部環(huán)境改變下進行精密調節(jié)的分子生物學基礎。更重要的是,這些新進展使人們對各種原發(fā)和繼發(fā)的腎臟疾病有了全新的認識,由此延伸出許多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 腎臟生理在全身生理領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傳統(tǒng)的原因(對腎臟生理的了解較其他臟器生理為晚)和復雜的研究手段,我國對腎臟生理的研究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狀態(tài)。迄今為止尚沒有一本介紹腎臟生理的專著,而一般的生理專著對腎臟生理的描述內容相對陳舊,更沒有分子水平的介紹。在我國腎臟病臨床實踐中,也是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shù)著重于免疫機制背景,而忽略了許多與現(xiàn)代腎臟生理有關的內容。例如腎臟對水、電解質平衡的調節(jié),腎臟離子通道轉運,腎臟血流動力學的自身調節(jié),以及患全身疾?。ㄈ缧难芗膊?、神經系統(tǒng)疾病)時腎臟各部分的調節(jié)等。由此導致人們對免疫性腎臟疾病以外的許多腎臟損害(如糖尿病、高血壓腎損害等)都停留在較低的水平,嚴重影響了該領域研究的更新和發(fā)展。這些情況已逐漸為腎臟病學界專家所共識,但國內對腎臟生理學有專長的基礎或臨床工作者不多,盡快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已是刻不容緩的要事。 腎臟生理學一向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腎病科的專長。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現(xiàn)代腎臟病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邱傳祿教授即以腎臟水、電解質代謝的研究為專長。80年代中期華山醫(yī)院腎病科引進腎臟生理研究的微穿刺等設備和技術,成為全國研究腎臟生理少數(shù)中心之一,并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全國腎臟生理研修班,培養(yǎng)了較多該領域的骨干和研究生。90年代開始,我科多側重于以現(xiàn)代腎臟生理與臨床為中心的研究,如影響腎臟血流動力學的血管活性物質(內皮素、一氧化氮和血管緊張素等)在高血壓、糖尿病和腎衰竭中的作用等,取得一定的成果。90年代中期伊始,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飛速發(fā)展,我們在原有的堅實基礎上,更加密切與國外先進機構合作,在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臟病進展機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腎臟與全身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對腎臟的影響等方面作了大量有別于國內其他重點單位的有關腎臟分子生理與臨床的研究。因此,對我們來說,編寫一本反映分子水平的腎臟生理學的最新進展,并將腎臟分子生理基礎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專著,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書的特點在于: 1、介紹腎臟各部位生理功能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特別著重對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便于與臨床相關部分的呼應。 2、為便于臨床工作者的理解,本書除按腎臟生理的基本層次來編排外,還同時從腎臟各個結構來介紹。例如,在腎小球部分,除了介紹濾過功能外,還就其相關組成成分如足細胞、系膜細胞、基底膜、內皮細胞等分別加以敘述。每章在介紹生理內容的同時,還深入闡述了與該部分生理內容最密切相關的疾病,使讀者得以融會貫通,實現(xiàn)基礎與臨床的密切聯(lián)系。這種編排方式具有創(chuàng)新性,也使需要較新腎臟基礎知識的人員,特別是研究生、教學醫(yī)院的高年資醫(yī)生都可以作為參考用書。 3、為了便于讀者讀懂相關內容,本書還介紹了基因工程在腎臟領域的應用和血液成分分離治療方法。 4、本書作者都是從事腎臟病基礎和臨床研究的學者,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在國內外接受過本領域專門培訓并對所編寫的章節(jié)內容做過相關研究的專家為主。作者大部分是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yī)師,不少是目前還在國外進行研究的非?;钴S的專家。參加編寫的還有部分是具有博士學歷的年輕學者,他們所參與編寫的章節(jié)大多是他們博士研究論文的內容,因此能夠做到融會貫通,理論聯(lián)系實踐。 5、本書力求反映腎臟生理與臨床領域最新的進展和觀點,引用的參考文獻主要為2000年以后的,每章章后都著錄了本領域權威雜志發(fā)表的重要文章。包括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Physiology Review,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Kidn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Science, Nature Medicine, Cell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等。本書臨床診斷和治療部分,嚴格按照UpToDate標準(美國腎臟病學會每4個月更新一次的指導美國腎臟病學家的規(guī)范文件),以及最新出版(2008)的Molecular Renal Physiology, Therapy of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進行闡述,以保證臨床引用的可操作性和準確性。 盡管筆者盡了最大努力,但難免有疏漏之處, 懇切期望廣大讀者及同道們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