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shù)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shù)
小說
影視同期書
插樹嶺
插樹嶺
定 價:
¥29.80
作 者:
陳玉謙,曲曉平 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影視小說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21.10)
當當網(wǎng) (¥20.90)
ISBN:
9787506350716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位有頭腦有追求聰慧俊雅的女人,緣何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山村里將青春年華陪葬者千年?面對著盤根錯節(jié)的家族勢力,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她何去何從?在那些愛與被愛旋渦中掙扎著的男人們、那些纏綿悱惻快樂并痛苦著敝人們面前。她進退兩難,舉步維艱。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月亮述說著每一扇窗口內(nèi)的故事,星星記錄著每一段揪心的愛。隨著故事發(fā)展,將解開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死結(jié)……書中將黑土地上的民風.民情、民俗以及眾生群像融于一爐,將人的劣根.人性復(fù)蘇與農(nóng)民對土地的熱戀濃縮在全書始終,將原汁原昧的農(nóng)家飯捧到讀者面前。據(jù)此書拍攝的28集電視連續(xù)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后,受到廣泛贊譽,被評為第26屆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全國第10屆“五個一工程獎”特等獎。這是一部難得的“清明上河圖”式的原生態(tài)山野農(nóng)村生活的長畫卷。作者夫婦透支健康,透支生命。用心血書寫了這方生養(yǎng)自己的土地和守土為金的農(nóng)民,寫了農(nóng)民為生存.為富庶而上下求索的土地情結(jié),雕塑出一批大變革時代的新式農(nóng)民……《插樹嶺》歷時四年,五易其稿,終與讀者見面。
作者簡介
陳玉謙、曲曉平雙雙出生在齊齊哈爾市,雙雙從醫(yī)生到作家,雙雙被接納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雙雙被約做客中央電視臺“藝術(shù)人生”欄目,雙雙在文學園地上勤奮耕耘。兩人共同發(fā)表出版六百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出版有《矮子屯傳奇》、《蛙鳴》、《夢魘》、《拓荒人》、《齊齊哈爾腳步》等十一部長篇;另有《蛙鳴》、《插樹嶺》等五部電視劇。曾獲聯(lián)合國人口基金“世界50億人口日獎”國際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三次;全國少數(shù)民族“駿馬獎”一等獎一次;黑龍江省文藝精品工程一等獎兩次等多項國家級省級大獎。多部作品被譯成外文。陳玉謙現(xiàn)為齊齊哈爾市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黑龍江省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委員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政協(xié)常委。被齊齊哈爾市評為“德藝雙馨”作家,被黑龍江省授予“文藝終生成就獎”,被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授予“改革開放三十年30位有突出貢獻人物”稱號。陳玉謙年近古稀,曲曉平年逾花甲,夫妻二人文學創(chuàng)作琴瑟合弦,筆耕不輟,連年有佳作,連年獲大獎,是我國著名夫妻作家?!稁X》劇三曲第一部電視連續(xù)劇《插樹嶺》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熱插后,在全國引起強烈的反響,多家報刊以《插樹嶺》挑戰(zhàn)“世界杯”為題發(fā)表評論。被評為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6屆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第10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特等獎。長篇報告文學《齊齊哈爾腳步》榮獲“中國驕傲·中國時代”‘優(yōu)秀作品金獎,夫婦雙雙被授予“中國驕傲·中國時代”杰出作家稱號。
圖書目錄
前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人,一生下來就開始了生命的遠航。人生,永遠要漂泊,永遠在旅途。所謂“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是也。我一次次地被命運捉弄著,命運一次次將我推向奈河橋邊,又一次次垂青于我這個生命的跋涉者,讓我去嘗盡人間的艱辛。這些年來,我不是無鞍無羈“天馬行空”,而是一個艱難跋涉的苦行僧,我和曉平妻幾乎走遍了中國,拜訪了祖國許許多多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人文景觀。而最讓我鐘情,最讓我眷戀,最讓我百讀不厭的還是生我養(yǎng)我的黑土地,嫩江水。我格外喜歡的是江河、草原、森林;北國那鋼鐵般冷峻的群山萬壑,寒意蕭蕭的冰川,飄飄灑灑的鵝毛大雪,沙濤起伏的曠漠,綠浪疊涌的草地;那像老人滿臉皺褶般的丘陵和少女肌膚般的三江平原與松嫩平原;還有成吉思漢古戰(zhàn)場上的漫漫風沙,以及那些湮沒在歷史煙塵中的故事深深埋藏在我心底的存儲器中。這一切,都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
作家的生活并不都是好聽的故事。我曾被錯劃“右派”,半生坎坷,顛沛奔波。生生死死走過來,真可謂命運多舛。我從少年時期就愛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念小學時就在《好孩子》雜志上發(fā)表過寓言故事。20世紀50年代就出版了小說集《來到千金寨》。又以在《新觀察》上發(fā)表的散文《我和舅舅》奪得1956年全國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獎。為此,參加了全國第一次青年創(chuàng)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就在那次會上,我和同時起步的劉紹棠成為了好朋友。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紅衛(wèi)兵上了街,我家被抄,七麻袋書刊手稿堆放在馬路上,狂熱的紅衛(wèi)兵要將它付之一炬。大火在燃燒,書在烈焰中呻吟,手稿在燃燒中哭泣,我的心在流血。這些書是我的命根子,那些尚未變成鉛字的書稿是我的生命。命根子斷了!生命不存在了!我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意義呢?我縱身跳進大火中。手急眼快的鄰居王大哥一把將我拉出來,衣服已被燒著的我立刻被紅衛(wèi)兵打翻在地。后來,我被遣送回原籍。生養(yǎng)我的齊齊哈爾市收留下我。我就如嫩江邊上無聲無息地鉆出的一棵小草,我要用身上僅有的一抹綠色回報滋養(yǎng)我的黑土地。在困境中,我時常跑到嫩江彼岸的叢林中,同樹木對話,同江水共語,同天風共舞。此時此刻,我感到大自然的那種崇高,那種肅穆和莊嚴。我站在母親般的大自然懷抱中頓然悟到:天地之浩大,人生之渺?。惶斓刂篮?,人生之短暫;天地之曠達,人生之促狹。我朝著石縫中鉆出的那棵小草大聲吼叫:我要沿著文學創(chuàng)作這條不平坦的路走下去!
我屬性中最堅硬的東西就是文學創(chuàng)作。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始終支撐著我的就是手中的筆。我用它宣泄憤怒,化解積怨。久而久之,我心平氣和了,不再關(guān)心個人的命運,而是把筆端觸及更深的層次,國家的命運,人類的命運。
錯劃的“右派”被改正后,我和劉紹棠兩人約定各自開掘自己的田園,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土特產(chǎn)”。劉紹棠在京郊運河岸邊耕耘著,一鼓作氣創(chuàng)作出版了《煙村四五家》等十五部長篇。我卻被遠遠甩在身后。那時,我的“右派”問題雖然改正了,由于種種原因尚未從逆境中解脫出來。記者、總編的頭銜都是自做窠臼或“高級打工者”,夾板在身無暇筆耕。我曾不示弱地向劉紹棠表示過,要寫一部有黑土地特色的系列長篇。不想劉紹棠卻先我而去?!皽I灑天際遙送君,把鋤籬下當自勉”,感傷間我揮筆遙祭劉紹棠。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我倍感時間緊迫,自策奮蹄。
時代的列車已載著我和妻駛出童年那金色的沙灘,青春那綠色的田野,中年那成熟的林園。不知不覺咣當一聲來到老年的站牌下。嫩江在齊齊哈爾市繞城而過,我在寫作之余,同妻漫步江堤,放目咆哮的嫩江,仰眺鷹擊長空,每每心曠神怡。我常想,誰若是精神頹廢萎糜,最好來這里補神健腦;誰若是心靈齷齪拜倒在趙公元帥腳下,最好來這里凈化洗滌;誰若是患有軟骨癥,最好來這里重鑄造生命的山系。而今,我的這種想法,與隔江相望的紅燈綠酒、聲色犬馬、紅塵濁浪、金錢博奕、喧嘩世俗多么不合時宜。但,一位作家應(yīng)該時時堅守青松般堅挺的脊梁,不被昧心的金錢擊倒。讓自己有黑龍江奔騰不息的執(zhí)著,有大草原寬闊的胸襟,有北大荒人的豪氣,有雪域冰川的清冽和玉潔,有隧道工人的穿鑿性格。我雖然曾身遭不測被貶,放逐回邊疆家鄉(xiāng)也算因禍得福,我深深感到,家鄉(xiāng)是詩,是苦難釀就的史詩。家鄉(xiāng)是一片壯美而又豐富、深情而又渾厚的土地。家鄉(xiāng)沒有拒留自己的兒子,她給了我永不枯竭的養(yǎng)料。文學是苦難的精神之旅,是思想的穿越。文學給了我生命文學是我的生命。我知道自己永遠抵達不到輝煌的彼岸。在我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50周年之際,黑龍江省授予我“文藝終身成就獎作家”,給我文學創(chuàng)作劃了個完美的句號,但不是休止符。“終身成就獎”是加油站,我依然要在文學之路上跋涉著攀援著。在商品經(jīng)濟喧囂塵上的今天,我仍然拒絕一切書商所謂“暢銷書”的稿約。作為作家,我約束自己必須甘于寂寞,就像隱忍的駱駝,不畏風沙彌漫,不懼烈日炎炎,不戀芳花水草,不畏路途的艱險漫長,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我的座右銘是:“淡薄名利,品味人生,咀嚼生活?!?br /> 我已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五十多年,五十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彈指一揮間,我能跨世紀已純屬不易,能獲“終生成就獎”讓愛妻欣喜非常!讓我激動不已!黑龍江省頒發(fā)“終生成就獎”的當天,我在日記扉頁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歲月在無聲無息中走過,已是紋溝似網(wǎng),鬢發(fā)如霜,不是當年模樣,無暇感傷!縱有文字六百萬,算來算去仍欠賬!手下筆如魔,想停下也難停下。天地日月長,生命用寸量,分分秒秒皆入賬,沙漏里怎敢揮霍時光!”
藝術(shù)的生命力來自實踐,來自生活。今天,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偉大實踐波瀾壯闊,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農(nóng)村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作家們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不竭源泉,也為作家創(chuàng)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家要自覺肩負起神圣使命,聚焦現(xiàn)實生活,回應(yīng)時代呼喚,以敏銳的目光捕捉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以生動的筆觸描繪社會生活的絢麗圖景,以充沛的激情塑造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shù)形象。偉大時代畢竟該出現(xiàn)偉大作品,偉大作品不是編出來的,是用心血寫出來的。作家只有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從現(xiàn)實生活的源頭活水中積累素材,激發(fā)靈感,汲取養(yǎng)分,才能創(chuàng)作出思想性、藝術(shù)性、可讀性、觀賞性有機統(tǒng)一的優(yōu)秀作品。
本目錄推薦
01
最完美的離婚
01
最完美的離婚
02
奧林匹克三部曲
02
奧林匹克三部曲
03
透過電影看醫(yī)學
03
透過電影看醫(yī)學
04
暖冬
04
暖冬
05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05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06
少爺和我
06
少爺和我
07
大博弈
07
大博弈
08
底線之上
08
底線之上
09
燕云臺(全四冊)
09
燕云臺(全四冊)
10
理想之城2
10
理想之城2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