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

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

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

定 價:¥66.00

作 者: 朱壽桐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ISBN: 9787500478058 出版時間: 200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7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新文學中的新人文主義研究》(項目批準號:05B2W044)的結(jié)項成果?!缎氯宋闹髁x的中國影跡》系統(tǒng)地揭示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文化運作中新人文主義的基本范疇,將辜鴻銘阿諾爾德式的近代人文觀念以及新儒學人文主義納入新人文主義的價值視野進行審視與評騭,從而較為科學地完成了對新人文主義中國影跡的歷史把握?!缎氯宋闹髁x的中國影跡》揭示了新人文主義的理論特征是意念理性,由此出發(fā)判斷中國新人文主義的思想內(nèi)涵,判別新舊人文主義的原則分歧。書中的新人文主義就概念內(nèi)涵而言指向興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白璧德人文主義,將這種新人文主義輸導到中國現(xiàn)代思想界和文化界的骨干人物當然是學衡派文人如吳宓、梅光迪等,以及新月派批評家梁實秋等,而就外延來說,則現(xiàn)代人文主義的先驅(qū)者辜鴻銘,以及后來的新儒學家,甚至包括后來轉(zhuǎn)向人文主義的林語堂,都與這種人文主義有著相當?shù)膶W術(shù)聯(lián)系和理論聯(lián)系。

作者簡介

  朱壽桐(1958- ),江蘇鹽城人,文學博士,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歷任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暨南大學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省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委員,民進江蘇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進江蘇省教育委員會主任等職。曾作為訪問教授在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研究,因參與學術(shù)交流活動到訪過美國、奧地利,俄羅斯、意大利、法國、丹麥、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國的一些著名大學。著有《情緒:創(chuàng)造社的詩學宇宙》、《新月派的紳士風情》、《中國現(xiàn)代文學范疇論》、《中國現(xiàn)代社團文學史論》等個人專著12部,在國內(nèi)外學術(shù)刊物發(fā)表論文140余篇。研究成果曾獲省級人民政府一等獎以及全國高校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4項。獲得過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稱號以及教育部青年教師獎。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 新人文主義與現(xiàn)代中國文人的文化認知
  第一章 新人文主義:西方背景及中國場域的概念論辯
  一 關(guān)于新人文主義的概念
  二 新人文主義的寬泛傾向
  三 新人文主義理性形態(tài)
  第二章 中國新人文主義文人群體的確認
  一 白璧德主義的現(xiàn)代認知
  二 中國新人文主義文人群體的確認
  三 新人文主義及其中國影跡
  
  分論一 辜鴻銘與中國新人文主義的前奏
  第三章 辜鴻銘與新人文主義的理論關(guān)聯(lián)
  一 文化怪胎的人文主義理解
  二 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實的新人文主義意念理性
  三 道德本體的人文政治理念
  第四章 辜鴻銘的文學傾向及其與新人文主義的契合
  一 辜鴻銘的文學批評本體特征
  二 辜鴻銘的文學觀與人文性情
  第五章 辜鴻銘人文主義歷史文化價值
  一 不同角度的歷史認知
  二 辜鴻銘與歷史文化屏蔽現(xiàn)象
  
  分論二 新人文主義的中國主體:學衡派
  第六章 新人文主義內(nèi)宇宙系統(tǒng)——理性人文
  一 新人文主義概念之進一步辨析
  二 理性的深度及其古典意蘊
  第七章 新人文主義內(nèi)宇宙系統(tǒng)——道德人文
  一 內(nèi)心自省與道德實現(xiàn)的途徑
  二 人文道德與宗教道德
  三 道德與文學的理論關(guān)聯(lián)
  第八章 新人文主義外宇宙系統(tǒng)——古典人文
  一 新人文主義的古典主義文化情懷
  二 新人文主義與古典主義的共同理性
  三 人文主義的秩序意識與古典主義的規(guī)范化
  第九章 新人文主義外宇宙系統(tǒng)——儒學人文
  一 儒學人文法則:執(zhí)中持正
  二 儒學人文主義與仁學
  三 人文道德與人道主義
  第十章 新人文主義外宇宙系統(tǒng)——實證人文
  一 實證人文主義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二 人文關(guān)懷的現(xiàn)實理路
  三 對經(jīng)驗層次的意念性超越
  四 新人文主義的社團實踐
  
  分論三 梁實秋的文學人文主義
  第十一章 文學人文主義的確立
  一 梁實秋與新人文主義關(guān)系的復雜性
  二 意念理性的選擇
  三 文學人文主義的批判視角
  第十二章 文學的紀律:新人文主義話語權(quán)
  一 態(tài)度的嚴重性與文學的紀律
  二 文學紀律的批判視野
  第十三章 人文主義與古典主義意念理性
  一 意念理性意義上的古典主義倡言
  二 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
  第十四章 文學人文主義的理論張力
  一 古典主義的意念理性及時代意義
  二 永久性與人性
  三 文學人文意念的輻射力
  
  分論四 林語堂的性情人文主義
  第十五章 復雜的新人文主義感興
  一 對于精神故鄉(xiāng)的意念沼澤現(xiàn)象
  二 與新人文主義的思想鄰壑效應
  第十六章 性情人文主義的闡示
  一 與新人文主義的分歧:近情、個人化
  二 一個近情的性情人文主義者
  
  綜論一 新人文主義的文學審視
  第十七章 新人文主義與中國文學界
  一 白璧德的感召與意念影響
  二 學衡派的“拖累”及梁實秋的發(fā)現(xiàn)
  三 白璧德在中國文學界的妖魔化
  第十八章 中國新人文主義思潮的文學品性
  一 新人文主義思想資源的片面性開發(fā):歸斂于文學
  二 新人文主義理念的偏向性表達:聚焦于文學
  三 新人文主義寫作的文學化形跡:批評本體建構(gòu)
  
  綜論二 新人文主義的文化論析
  第十九章 新人文主義的意念理性及其中國影像
  一 新人文主義的意念理性特征與品質(zhì)
  二 新人文主義意念理性的中國影像
  第二十章 儒學人文主義與新人文主義
  一 疏離意念理性的儒學人文主義
  二 儒學意念理性與新人文主義
  后記
  參考文獻與資料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