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四百多年前的老聃寫了一本書《老子》,總共不過五千多字。但對于中國的哲學、文化、政治乃至軍事均有重大影響。從戰(zhàn)國起,歷朝歷代都有若干思想家、政治家認真地研究它,并且至今不衰。近幾年在美國和西歐還掀起老子研究熱。作為中華同胞,如果對老子及其著作無所了解,那是很遺憾的事。而《老子》非常難讀,是中國古籍中最為難懂的一部。這是因為它不僅語言古奧,而且它講的是哲學,是哲理詩——古人云“詩無達詁”,何況是哲理詩呢?因此,缺乏古文修養(yǎng)和中國古代哲學史知識的人,讀起《老子》來是很困難的。為此,我們寫了這本小書《老子十講》。它是幫助讀者了解和研究老子和老子哲學的。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十篇論述文章,每篇萬字左右,至多十日可以讀完。這十篇文章首先是介紹和論述老子其人其書,即老子是什么時代的人及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爭論、《老子》是什么時代的書及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爭論,介紹和論述漢墓出土帛書《老子》與其他古本《老子》以及近現(xiàn)代學者著作的《老子》??迸c注解;然后比較系統(tǒng)地論述老子哲學及其政治思想,并扼要介紹學術界有關這些問題的爭論;再后論述老子的學術貢獻及其歷史地位,并簡要地介紹和論述老子和道教。這些介紹論述主要是根據拙作《老子通論》,但也有若干內容是該書所沒有的。第二部分是《老子》“今譯與解說”。本書用通俗淺顯的文筆,論述了老子其人及其關于他的論爭、《老子》其書、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老子的政治哲學、學術貢獻,以及老子思想對今人的影響等。并附有《老子》解說。該書旨在走近老子,認識自己,感悟生活,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滋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