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序
【馬克思主義哲學】
實踐唯物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形態(tài)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科學發(fā)展觀
超越民族偏見: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前提和根基
論馬克思的神話觀及其現(xiàn)實意義
公共性重構的理想形態(tài)與路徑選擇
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材建設——回顧一部哲學教材走過的歷程
馬克思對德里達的召喚
【西方哲學】
康德對形而上學的貢獻
巴門尼德箴言:存在者為存在之二重性展開中的逗留者
弗雷格與語言哲學
“個人知識”與科學理想——波蘭尼的后批判認識論評述
西方形而上學研究重心的演進邏輯及其實質圣人不遠游?——海德格爾對《道德經》的征引
【中國哲學】
中國化與化中國——論中華國學的價值
孔學鉤玄
中國哲學:使命與迷局
【倫理學】
“仁義內外之辨”的現(xiàn)代倫理意義
羅爾斯的正義原則與個人義務
【美學】
《性自命出》的心性論和樂教美學
恐怖作為一個美學范疇在西方的興起
【科技哲學】
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與重構
文科評價的結構性失衡——評價問題的制度分析
【管理哲學】
管理哲學創(chuàng)新的三個重要問題——從管理思想與管理實踐的關聯(lián)互動看’
“和為貴”:先秦儒家管理價值觀的實踐形式分析
【宗教學】
吳雷川進化神學與基督教中國化
汾陽善昭禪法及其道場考察
東晉“六家七宗”芻議
近現(xiàn)代斯里蘭卡佛教僧侶與政治
部分文章英文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