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核物理基本概念與物質的放射性
第一節(jié) 原子、原子核與核素的基本概念
一、原子的基本概念
二、原子核的基本概念
三、核素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核輻射與物質的放射性
一、常用的核輻射類型
二、物質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三、放射性的性質
四、放射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第三節(jié) 常用輻射量與單位
一、吸收劑量和吸收劑量率
二、照射量及其單位
三、照射量和吸收劑量的關系
四、放射性活度A與照射率X·的關系
五、劑量當量及其單位
第二章 海洋與港口環(huán)境放射性污染來源及其危害
第一節(jié) 港口環(huán)境特點、組成及其污染來源
一、港口環(huán)境特點
二、港口功能區(qū)
三、港口環(huán)境污染來源
第二節(jié) 港口環(huán)境天然放射性來源
一、三大天然放射系
二、宇宙射線與大氣元素或其他物質作用的產物
三、單獨存在于海洋中并且有穩(wěn)定同位素的長壽命核素
第三節(jié) 海洋與港口環(huán)境人工放射性來源
一、核武器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污染
二、核動力艦艇放射性廢物的排放
三、核潛艇艇內的輻射源
四、核電站放射性廢物的排放
五、核事故造成的核污染
六、其他來源
第四節(jié) 放射性廢物排放的污染和危害
一、放射性對空氣、水源、食物、裝備和人員的污染
二、放射性污染對海洋與港口環(huán)境的危害
三、放射性廢物進入人體的各種途徑及其危害
第三章 港口環(huán)境放射性污染的監(jiān)測技術與方法
第一節(jié) 個人輻射劑量監(jiān)測與人員劑量當量限值
一、個人外照射劑量監(jiān)測
二、個人內照射劑量監(jiān)測
三、核輻射劑量限值規(guī)定
四、核戰(zhàn)爭或重大核事故的輻射劑量限值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放射性本底調查
一、沿海港口環(huán)境放射性本底調查的必要性
二、沿海港口環(huán)境放射性本底調查的范圍
三、沿海港口環(huán)境放射性本底調查的內容
第三節(jié) 放射性測量樣品源的處理和制備
一、樣品的處理
二、總α、總β放射性測量的制樣方法
三、放化分析測量樣品的制備
四、γ能譜分析樣品的制備
第四節(jié) 放射性樣品總α、總β的測量
一、低本底測量裝置
二、放射性氣溶膠樣品中總α和總β活度測量
三、樣品的總α放射性測量
四、樣品中總β放射性測量
第五節(jié) 部分核素的放化分析
一、90Sr的放化分析
二、131I的放化分析
三、137Cs的放化分析
四、水中60Co的放化分析
五、95Zr的放化分析
六、103Ru和106Ru的放化分析
第六節(jié) γ能譜測量技術
一、放射性核素的檢測
二、測量方法和系統選擇的考慮
三、γ能譜分析系統
四、γ能譜分析樣品的采集和制備
五、測量和計算
第四章 港口環(huán)境放射性污染的防護技術與方法
第一節(jié) 放射性污染的可防性及其防護的原則
一、放射性污染的可防性
二、輻射防護的原則
第二節(jié) 輻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一、外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二、內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笫三節(jié) 同位素輻射源及其防護措施
一、密封源與開放源
二、輻射源的防護
三、放射性廢物的處置
第五章 放射性廢物的處理
第六章 放射性污染的洗消技術
第七章 放射性污染輻射損傷與救治
附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