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國定都北京,于今已近60年了。六十年,一個甲子,共和國的人民、北京市的人民,在創(chuàng)造自己新生活的過程中,親歷了多少成功的喜悅、順利的舒暢,以及挫折的傷心和迷惘。然而,我們都已走過來了,我們畢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和進步!我們的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才會有今天的收獲。我們撫今憶昔,怎不激動和感奮!當代北京編輯部用幾年的時間,策劃、編輯了這套《當代北京社會生活史話》叢書。這套叢書屬于當代北京編輯部組織編寫的《當代北京叢書》中的史話系列,它的目的是記錄和宣傳北京在新中國成立后,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發(fā)展和進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當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幫助大家了解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同時,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當代北京的成就和風貌。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歷史是需要用文字、圖片等記錄下來的。記錄的方式很多,黨史、國史、地方志以及紀實文學等等都是。這套史話叢書,則是既體現(xiàn)“史”的宗旨,即以真實的史料為依據,注重完整性、科學性、知識性,縱向脈絡清晰,橫向展現(xiàn)充分;又具有“話”的特點,即力求敘述的通俗生動和議論的簡潔明了,使老百姓愿意讀、喜歡讀。這個努力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就需要請讀者來做出評判了。我們是否可以說,歷史至少是人民群眾參與創(chuàng)造的。人民群眾參與創(chuàng)造了歷史,自然也有權了解歷史。從這個意義來說,當代北京編輯部的這套叢書是這樣一個嘗試,即幫助人民群眾了解歷史,或者具體說主要是幫助有一定文字閱讀能力的老百姓了解當代北京的歷史。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