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標和一個國家的生長
第一部分 風云時代
南京總統(tǒng)府:舊去的時代
鴨綠江:戰(zhàn)爭后的戰(zhàn)爭
拉薩1951:和平解放西藏
一江山島之戰(zhàn)
山西長治:農業(yè)合作化之始
河南遂平縣:衛(wèi)星與公社之始
徐水: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廬山1959:中國向“左”
大慶:能源之渴
第一汽車制造廠:共和國的車輪
鐵西變遷
沉浮南京西路
長安街:規(guī)劃之爭
羅布泊:核之地
蘭考:焦裕祿的縣城
紅旗渠:人工天河
南京長江大橋
三門峽大壩和它孤獨的反抗者
陳永貴的大寨:標本農村
北大荒:“你說你想要一場革命”
石河子:年輕的城
攀枝花的生長
珍寶島的戰(zhàn)爭記憶
釣魚臺國賓館:陌生的國賓基辛格
劉莊破冰:締造新世界的遠見
1976:唐山平了
天安門:風的起源
第二部分 開放年代
鳳陽小崗:變革之聲
蛇口先行
中英街起落
漢正街:天下第一街變遷
白天鵝酒店
風云大邱莊
南街烏托邦
華西常青
昆山開放:答案在風中飄
柳市風云
橫店三變
“地王”國貿
浦東開發(fā)
蘇州工業(yè)園:學習新加坡好榜樣
賣光諸城
中關村:中國硅谷的努力
上海證券交易所
義烏:世界的超級市場
秀水街:商業(yè)鳥巢
第三部分 大國新局
大連軟件園:軟件中國造
上海新天地
保衛(wèi)平遙
798:從工廠到藝術區(qū)
江村和中國農民的生活
鰲的亞洲之聲
阿拉善:商人與沙
崇明移民
平昌直選:云中的民主
太湖治水:發(fā)展之殤
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航天之城
青藏鐵路:高原的鐵路之夢
汶川:中國之痛
新建筑,新未來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