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于人類社會認知的轉變——側重梁啟超的觀念
1. 天下、中國與世界
2. 厘清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3. 余論
理想與現(xiàn)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聯(lián)互動
1. 外在的“世界”
2. 梁啟超在世界與中國之間的徘徊
3. 民族主義興起而世界主義余波不衰
4. “跳進世界流去”
5. 中國人與世界人
6. 余論
士變:20世紀上半葉中國讀書人的革命情
1. 引言
2. 革命的時代
3. 面向未來的廣義大革命
4. 革命者互相革命
5. 仍要“繼續(xù)革命”
6. 余論
對共和體制的失望:梁濟之死
1. 有計劃的死:梁濟的憂慮和民初世風
2. 社會反響:菁英忽視而民眾緬懷
斯文關天意: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對對子風波
1. 語境:國難與國性
2. 本事:對對子引發(fā)的詰難
3. 出題者的答辯及其旨趣
4. 余論
無名之輩改寫歷史: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爭議
1. 大學考試成為社會性表述
2. 作文題遭遇揭示的時代思想
章太炎、劉師培與清代學術史研究
1. 以三百年論學術
2. 道成“新學”與清代學術
3. 人物取舍與經史視角
陳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學”
1. “不古不今之學”的既存解釋
2. “不古不今”的古典與今典
3. 中西體用與“咸同”、“同光”
4. 法后王而不道久遠之事
5. 結語
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
1. 內篇:時代精神和學脈淵源
2. 外篇:前后左右則史無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