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記張岱年先生
第一章 文化通詮
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 /3
中西文化之會通 /8
中國思想源流 /12
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18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分析 /25
如何正確認識傳統(tǒng)文化 /34
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 /37
中國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的偏傾與活力 /43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遠影響 /49
文化體系及其改造 /50
關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61
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66
孔子與中國文化 /69
孔學平議 /78
老子學說的宗旨 /80
儒道之間 /81
《周易》與傳統(tǒng)文化 /83
《管子》的法教統(tǒng)一觀 /86
第二章 哲學旨圭
中國古典哲學的幾個特點 /93
略論中國哲學范疇的演變(節(jié)選) /108
中國哲學基本問題辨析 /111
試論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思維方式 /117
論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繼承與改造(節(jié)選) /125
中國哲學發(fā)展的道路與前景 /128
論現(xiàn)在中國所需要的哲學 /136
中國古典哲學的價值觀 /141
中國哲學關于人與自然的學說 /155
孔子哲學解析 /162
老子哲學辨微(節(jié)選) /175
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節(jié)選) /184
《易傳》的生生學說 /187
談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發(fā)展趨勢 /190
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93
哲學的前途 /196
第三章 道德箴言
人與世界 ——宇宙觀與人生觀 (節(jié)選) /203
生命與道德 /220
道德之“變”與“常” /224
生活理想之四原則 /227
人倫與獨立人格 /235
生命與人格 /242
“人的價值”與“自我價值” /244
禮義與人心 /245
中國古代的人學思想 /246
中國知識分子與人文精神 /255
馮友蘭先生二三事 /260
回憶張申府 /262
憶熊十力先生 /264
憶金岳霖先生 /266
懷念湯用彤先生 /269
悼念梁漱溟先生 /271
第四章 國學辨微
漫談國學 /275
如何研究國學 /276
從“孟”、“莊”看學派論爭 /278
學派的消長 /279
三事與諸子 /280
述與作 /282
修辭立其誠 /283
“以理殺人”與“以理抗勢” /285
子貢貨殖與既富且仁 /287
疑古與信古 /288
辨程門立雪 /290
論諸子的相反相成 /291
莊惠濠梁之辯 /295
說覺悟 /297
談士節(jié) /299
評“三不足” /301
漫談正名 /302
哲苑絮語 /304
讀與思 /307
愛 智 /309
好學深思 心知其意 /310
飲食之道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