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音樂美學學科建設的勢力與前景究竟如何?尤其是繼中央音樂學院之后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學學科年前再次升格為國家重點學科,作業(yè)者又將采取什么樣的有效策略?當代美國歷史學家斯特龍伯格在《西方現代思想史》中如是敘事:以邏輯來替代現實,致使人們借著各種“主義”的名義互相殘殺。……退回個體主義、退回具體的現實,可以說是世界大勢所迫。問題是,退回個體,退回具體,是否真的意味著中心趨向邊緣,本質果然瀕臨瓦解,以至于宏大的堂皇敘事蒼白無力?當代音樂創(chuàng)作中不斷延續(xù)的極端個性寫作,當代音樂文化研究中不斷鋪張的地方性話語,難道確實是新一代歷史斷層的功能先現嗎?在基本問題不斷推進與外延范圍不斷擴張的雙重引力驅動下,中國音樂美學無論在整體結構還是在局部功能方面,都將發(fā)生新的變化乃至轉型與換代,尤其是當代問題的日益凸顯,絕對是不可忽略的問題。為此,有必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凝聚新的理論焦點,通過研究實現學科擴張,從而以相當規(guī)模與多重系列,去推進音樂美學學科建設。具體策略:一方面梳理和發(fā)掘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與相關意識形態(tài)資源,一方面密切關注當下音樂實際,從而以深度的學理姿態(tài)與尖銳的批判工具對當代問題及其前景給出具有說服力的詮釋。大致程序:以音樂思想與音樂作品研究為軸心,依托當代哲學美學理論,從歷史、觀念與形態(tài)諸多方面切入,去面對音樂藝術作品與音樂文化現象,進一步,通過文化批判追問音樂的藝術邊界,尋求音樂藝術的本原與音樂文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