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學?!肪哂幸韵聨讉€特點:第一,本書充滿著波伊爾博士對孩子們的一片愛心。這洋溢在字里行間,貫穿于全文始末。在書的《前言》中,他就開宗明義地指出:“基礎學校……是要為孩子創(chuàng)立一個美好的世界?!彼⒁昧酥抢娙说脑捳f,“有許多我們需要的東西是可以等待的。孩子卻不能等待?!睂τ诤⒆樱拔覀儾荒苷f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弊髡邔⒆觽兊臐M腔熱情溢于言表。在教育兒童的問題上,他有著只爭朝夕的急迫心情,因為他心里裝著人類的明天——兒童,他認為孩子們的教育是耽擱不起的,等待就會誤人子弟。因此在談到對小學教育急需采取新的改革行動時,他擲地有聲地說:“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弊x者們開卷后,對此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第二,對教育工作者的滿腔熱情。與第一點相聯(lián)系,作者作奉獻的老師們,以及關心和參與教育的家長,表示了他的敬意。他說,“老師是我們國家默默無聞的英雄?!北緯鴮W校構想為“社區(qū)大家庭”,就是要在學生、校長、老師、家長之間建立起融洽的大家庭關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老師是教學的帶頭人,是學生的導師,校長是老師的帶頭人,家長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目標是共同的,那就是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他認為這是辦好學校的首要因素。第三,這本書不僅僅闡述思想理論觀點,而且有豐富的案例。在本書的每一章節(jié)中,作者都在他對美國基礎學校的構思和行動進行說明之后,舉出生動的、有說服力的實例,對構思的可行性給予充分的論述。此書還包括了豐富的國際比較研究的成果??▋然虒W促進基金會在1994年的《國際學校教育項目》中,對12個不同國家9~11歲的學齡兒童、家長,以及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取得了豐富的數(shù)據(jù)。此書發(fā)表了其中不少的調查結果,將會給讀者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數(shù)據(jù)。第四,本書體現(xiàn)了作者對從事教育工作強烈的使命感。波伊爾博士在這本書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論著和文章或演講中,都不斷地闡述一個觀點,那就是教育與國家前途的關系。他認為今天入學的孩子都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畢業(yè)時將進入新世紀的“知識社會”這個新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對人們將提出更高的文化知識要求,他們所受教育的優(yōu)劣,不僅影響他們走出校門時的生存狀態(tài),而且這一代人的總體素質,將決定美國的前途和命運。波伊爾博士是這樣形容這種關系的:“我認為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教育來有效地培養(yǎng)每一個、而不僅僅是那些處境優(yōu)越的孩子,那么美國的前途將不堪設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