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先生(一八九三一一九八○),江蘇省蘇州市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一九二○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先后任教于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云南大學、齊魯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等校;一九五四年始,任中國科學院(后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先生出身書香門第,白幼熟讀“四書五經”,具有良好的傳統(tǒng)學術根底。又受梁啟超、章太炎等人的影響,先生從中學時代起即立下志向,欲對傳統(tǒng)學術文化進行批判性的整理。一九一三年先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課余聽章太炎講學。受其攻擊今文經學家“通經致用”的啟發(fā),產生了自覺治學的意志——為求真而治學。又受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的影響,不信任古書中所記的古史。同時迷戀京戲,由于留意戲中的故事,而領略了故事變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