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遠古人文
敦煌先民:被流放的犯人
撲朔迷離的敦煌地名
祭天金人與張騫出使
佛窟的開鑿
樂傅開鑿第一窟
封閉與開放的空間環(huán)境
鑿窟的方法和工具
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北涼第268、272、275窟
最早的禪窟
對外來神靈的迎奉
彌勒:救世主降臨
釋迦出家:憐憫眾生,悟人間諸苦
割肉施頭,舍身求法
血與火的洗禮
北魏第254、257窟
薩埵太子舍身飼虎
降妖伏魔,得道成佛
以血緣關系為紐帶:難陀出家、初轉法輪
沙彌守戒,以身殉法
九色鹿故事:譴責忘恩負義的告密者
須摩提女:展示佛法神通
諸神的兼容:佛法的中國化
西魏第249、285窟
阿修羅:敢與天斗的印度戰(zhàn)神
東王公與西王母
神王:兢兢業(yè)業(yè)護禪修
日月互照,滿壁生輝
伏羲女媧:從人類始祖到日月之神
五百強盜:放下屠刀皆成佛
本土梵音
北周第296、299、290等窟
微妙:悲慘命運的古代印度婦女
割肉奉親、孝慈復國
睒子故事:孝親、忠君、仁愛
利人利已種福田
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
變革創(chuàng)新:統(tǒng)治者倡導
隋代第303、304、305、407、419、420窟
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世界觀
飛天: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
迦葉與阿難
絲路商旅多艱險
釋迦降伏火龍顯神通
處處鶯歌燕舞
初唐第220、96、323等窟
西方凈十:美好的社會理想
一心供養(yǎng)與經濟基礎
巍巍大佛與崇大心理
弘揚佛教的史跡畫
盛世太平,自信隨意
盛唐第130、103、45、194、148窟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
瀟灑游戲于人間的維摩詰
天王與力士:開疆拓土鎮(zhèn)四方
涅槃與安樂死
異族統(tǒng)治:復雜的情感
中唐第159、 154、231、365、 158窟
天請問:求安穩(wěn)無諸災厄
給民眾以希望的瑞像圖
思念中原:鑿窟為報君親恩
融合:蕃漢諸族亦一家
激情燃燒的歲月
唐第9、156、17窟
勞度叉斗圣:驚心動魄的較量
浩浩蕩蕩的出行圖
敦煌佛教領袖洪誓
眾說紛紜藏經洞
笑看兒童騎竹馬
心系中原,稱臣聯(lián)姻
五代第36、98、61窟
龍王禮佛與地方政權
追求安寧環(huán)境的民族聯(lián)姻
濃郁生活氣息的五臺山圖
兼容并存的民族、宗教與文化
西夏第409、16、245窟,榆3窟;元代第3、61窟
西夏洞窟回鶻王
龍飛鳳舞,分庭抗禮
滿足眾生需求的千手千眼觀世音
消禳災星的熾盛光佛
從樣板戲到卡拉OK
第233、5、135、96窟清代、 民國繪塑
來自遠方的供養(yǎng)人、朝山者和工匠
八仙: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
十二生肖:現(xiàn)代中國人的新圖騰
周邊環(huán)境
宕泉河與三危山
鳴沙山與月牙泉
沙州古城與白馬塔
憑吊陽關、玉門關
小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