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總序
前言
1 概論
1.1 水、水資源及其科學技術含義
1.2 工程水文學及其水文分析計算
1.3 水資源評價
1.4 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與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
1.5 水文分析計算與水資源評價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2 基本資料搜集與評價
2.1 資料搜集與整理
2.2 歷史洪枯水調查與考證
2.3 暴雨調查
2.4 資料可靠性復核
2.5 資料系列一致性分析
2.6 資料系列插補延長
2.7 資料系列代表性評價
參考文獻
3 水文特性分析
3.1 降水特性分析
3.2 徑流特性分析
3.3 洪水特性分析
3.4 枯水特性分析
3.5 泥沙特性分析
參考文獻
4 徑流計算
4.1 徑流計算的要求與內容
4.2 設計徑流計算
4.3 枯水徑流計算
4.4 河道內生態(tài)流量計算
4.5 跨流域調水可調水量分析
參考文獻
5 設計洪水
5.1 設計洪水計算的目的和方法
5.2 洪水系列與歷史洪水應用
5.3 經驗頻率公式
5.4 頻率曲線線型選擇
5.5 頻率曲線參數(shù)估計
5.6 設計洪水的期望概率
5.7 設計洪水估計量的抽樣誤差
5.8 特殊水文系列的頻率計算
5.9 一分期設計洪水
5.10 設計洪水過程線
5.11 平原和濱海地區(qū)設計洪水
參考文獻
6 入庫設計洪水
6.1 入庫洪水與入庫設計洪水
6.2 入庫洪水計算
6.3 入庫設計洪水計算
6.4 入庫洪水與壩址洪水的比較和應用
參考文獻
7 設計洪水地區(qū)組成
7.1 分析計算的目的與方法
7.2 地區(qū)組成法
7.3 頻率組合法
參考文獻
8 水文隨機模擬
8.1 水文隨機模擬的目的與途徑
8.2 徑流隨機模擬
8.3 單站洪水髓機模擬
8.4 多站(區(qū))洪水隨機模擬
8.5 模型及其模擬成果檢驗
參考文獻
9 設計暴雨及產匯流計算
9.1 計算的目的與途徑
9.2 設計點、面暴雨量分析與計算
9.3 設計暴雨的時面雨型分析
9.4 設計暴雨的產流計算
9.5 匯流計算
9.6 小流域設計暴雨推求設計洪水
參考文獻
10 可能最大暴雨與可能最大洪水
10.1 計算的目的與途徑
10.2 可能最大暴雨
10.3 可能最大洪水
10.4 可能最大洪水成果確定和合理性檢查
參考文獻
11 洪水風險分析
11.1 洪水風險分析概念與方法
11.2 防洪工程洪水風險分析
11.3 洪水風險圖編制概述
參考文獻
12 設計水位和水位一流量關系
12.1 計算的目的與途徑
12.2 江河(湖泊)設計水位計算
12.3 感潮河段設計水位計算
12.4 水位—流量關系擬定
參考文獻
13 水資源評價
13.1 水資源評價的目的與途徑
13.2 降水量評價綜述
13.3 蒸發(fā)量評價簡述
13.4 徑流量評價概述
13.5 地表水資源量
13.6 地下水資源量
13.7 水資源總量
13.8 水資源質量評價
13.9 水環(huán)境評價概述
13.10 水資源利用評價概述
13.11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概述
參考文獻
14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水文過程的影響
14.1 水文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概述
14.2 人類活動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研究
14.3 森林影響實驗研究
14.4 水土保持措施影響研究
14.5 大中型水庫對泥沙影響研究
14.6 中小型水庫群對徑流影響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