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的國度,《詩經》是一個光輝的起點,從漢魏樂府,到唐宋以后的古近體詩,源遠流長。尤其是格律詩,以其優(yōu)美而獨特的古典韻律譽滿全球,一些名篇名作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繼承和發(fā)揚我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本書試圖從實用的角度,為初學作詩者了解一些門徑而作,因而重點在于闡述古典詩歌的基本原理,為古近體詩的寫作提供一些要點與技巧方面的知識,并對古近體詩創(chuàng)作中正反兩方面的實例作對比和分析。我們認為,中國古典詩歌在其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在詩體、詩律、詩韻、詩法等幾個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特征。就詩體來說,中國詩史上各種詩體是并行不悖、多頭發(fā)展的。中國古體詩歌的各種體裁基本上在唐代定型,唐代還最后完成了格律詩體的創(chuàng)造??梢哉f,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到了唐詩,技巧完全成熟了,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就詩律來說,古近體詩在字數(shù)、用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尤其是格律詩,使詩歌充分地表現(xiàn)出它的音律美,更適合于抒情。這種體裁,嚴整地講究聲律,講究平仄,講究修辭,而又做到變化萬端,這在世界詩歌發(fā)展史上也是罕見的。就詩韻來說,我國古典詩歌從《詩經》開始就是非常講究韻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