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過去一往情深地尋找天國寶座的那些傣族信眾,正在被現(xiàn)代物質文明的溫情所指使;守望精神家園的信徒,也正成群結隊地走在通往世俗樂園大道上。神圣與世俗在當下的西雙版納傣族社會中已經走得很近了,以至于我們難以界定其各自的疆界?!妒ニ字g:西雙版納傣族賧佛世俗化的人類學研究》分11個章節(jié),對西雙版納傣族賧佛世俗化的人類學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包括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賧佛消費、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與佛寺、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中的行為與儀式、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原始宗教在賧佛消費中的交融等。該書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在全球性宗教世俗化的大背景下,上帝和佛祖似乎已不復存在。神和佛的遠去,帶走了人們的精神童話,留給人們的是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和在這個驚嘆號面前的無序與精神恐慌。然而,在一次又一次造神運動和搗神狂潮中,上帝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死去。人們反叛上帝,并不僅僅在于上帝的虛幻和無稽,而在于上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和無所不能的法力。同樣,人們祈求神與佛,亦出于相同的緣由。在當下的宗教生活中,神圣與世俗的日愈彌合,彰顯出利他主義的宗教原則正在與凡夫俗子們的利己主義座右銘融為一體。人們表面所尊崇的所有的宗教原則僅僅是能接近神或佛的橋梁,其終極目的在于能獲得向往已久的人世生活的幸福,并拿到出世生活的一張進入天國的門票。如此,便決定著在任何宗教信仰者那里,利他主義行為并非就是高尚而神圣,其靈魂深處同樣存在著利己主義世俗生活的自我意識的擴張;如此,亦決定著教民們的宗教消費觀及宗教消費生活不斷地靠近“世俗之城”;如此,還決定著僧侶們的生活方式進一步跨入世俗生活軌道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