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與契約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稅收與契約又是一種共生互動的關系。稅收是經濟活動中強制性插入的“楔子”,對交易起著一定的阻礙作用,猶如經濟交易中的“摩擦力”,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和交易各方的利益。具體來講,稅收會造成生產要素稅前報酬率與稅后報酬率的顯著差異。契約是規(guī)制人類交易活動的最基本工具和手段,并最終體現(xiàn)著一種經濟關系,也最終與稅收糾纏在一起。契約在稅收領域的植入產生了“稅收契約”。本書立足于稅收契約,把稅收契約界定為“法定稅收契約”與“相關者交易稅收契約”兩大類,并選擇“契約觀”視角通過稅收契約研究稅收籌劃及其相關方面,本書的基本框架如下圖所示。本書以稅收籌劃的契約特征分析為切入點,把稅收籌劃視為由多方產權關系制約的、多方契約力量之合力推動的一種社會經濟行為。稅收籌劃發(fā)揚契約精神,不僅可以通過契約安排節(jié)約交易費用,而且還能夠利用契約形式變換和契約關系調整實現(xiàn)籌劃節(jié)稅的最終目標。基于這種認識,本書沿著經濟分析、法律及倫理分析兩條線索對稅收籌劃展開基礎性分析:(1)揭示信息不對稱、產權關系對稅收籌劃的影響,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誘導稅收籌劃行為的公司治理模式;(2)稅收籌劃也受到法律和倫理的束縛,法律規(guī)制和倫理約束的融合為稅收籌劃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和價值之所在。本書在基礎性分析之后,進一步研究稅收籌劃與財務契約之間的關系,這一研究基于稅收與財務會計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的前提。稅收籌劃離不開會計規(guī)則和稅收制度,稅收籌劃隨著會計規(guī)則的變化及稅收制度的變遷而不斷發(fā)展變化。財務契約角度的分析側重于三大財務政策與稅收籌劃之間關系的分析,即融資政策、投資政策和股利政策與稅收籌劃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里重點探索了稅收籌劃在財務政策中的運用。本書最后部分重點分析兩類稅收契約與稅收籌劃的契約安排和激勵問題,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和深層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法定稅收契約”約束下的稅收籌劃創(chuàng)新及契約安排問題;二是“相關者交易稅收契約”約束下的利益均衡及契約安排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基于利益相關者的稅收籌劃戰(zhàn)略模型,這一模型其實是為企業(yè)構建一種依賴稅收契約關系的稅收籌劃戰(zhàn)略分析框架,以尋找在稅制約束和利益均衡雙重約束下的最佳稅收籌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