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同蘇軾、蘇轍及黃庭堅、秦觀、晁補之、陳師道的交游充滿坦誠真摯的情意,透著精神品格的交融與磨礪。熙寧四年(1071)是張耒與蘇軾交游的起始點。元豐八年(1085),二人師弟子關系已經明確。此后張耒抱著對蘇軾的景仰之情一直追隨其左右。張耒始從蘇轍游的年齡有十七、十八歲兩說,似皆可成立。他追隨蘇軾左右,但并未中斷或疏遠同蘇轍的師弟子關系,也未淡化二人的情誼。晚年居陳時所作《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當是他和蘇轍文字交往的終結點。張耒與黃庭堅的交游始于元豐八年,二人關系融洽。元祐初期唱酬頗多,崇寧元年(1102)前后主要迫于政治原因兩度中斷唱酬,然友情如故。張耒與秦觀的交游始于元豐二年(1079),元祐年間交往密切,紹圣后被迫中斷交往,但情誼依舊?!端颓赜^從蘇杭州為學序》當作《送秦覯從蘇杭州為學序》,此文是張耒為秦覯從蘇軾學而作,迄今多種版本皆誤。張耒與晁補之初會于熙寧七八年間。元祐元年(1086)后開始了密切交往,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互為知己。張耒與陳師道的交游當始于元祐元年,時有酬唱,文字交往止于元符三年(1100)。 儒學思想是張耒學術思想的基本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