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開始研究項目:初始階段
研究計劃的開端:定義研究問題
組織研究:模型的使用
確定研究因素:模型構建
顯示模型:模型的類型
模型的限度和針對具體用戶的模型構建
模型的構成:類型學介紹
研究問題的選擇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描述設計
發(fā)現相關性和顯示趨勢的設計
補充詳細情況的定性研究及其設計
案例研究
二手數據分析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解釋設計
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內部效度威脅
外部效度
實驗設計
準實驗設計
非實驗設計
觀察研究
因果關系和截面研究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測量變量
測量和測量表
可靠性
操作化效度
靈敏度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抽樣
抽樣的術語
抽樣設計
非概率抽樣設計
樣本容量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聯系和訪問調查對象
郵寄問卷
回答率的影響因素
電話調查
互聯網調查
直接訪談
數據收集方法的選擇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數據采集:問題與問卷
問卷與問題的內容
問卷結構
問題與回答的措辭
問題排序與問卷設計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保護研究對象及其他倫理問題
幾個有利于闡釋的案例
對待研究對象的倫理原則
保護隱私和機密
保護研究對象的聯邦政策和制度性審議會
超越知情同意和機密性:管理者關心的問題
本章小結
第九章 二手資料分析:發(fā)現并分析現有資料
處理二手資料
美國人口普查數據
統計數據的使用
人口動態(tài)統計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合并指數:構建指標
界定概念
選擇項目
在指標中合并項目
加權各不相同的項目
為指標創(chuàng)設標準化的指數
創(chuàng)建指標的范例
因素分析
指數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單變量分析
用來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計算機軟件
分析和顯示數據
數據的直觀顯示
數量測量
分布狀態(tài)的特征
解釋數據分析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檢測變量的關系:數據顯著性檢驗
設定零假設
選擇阿爾法水平
選擇并計算數據檢驗
做出決定
數據顯著性報告
數據顯著性檢驗的修正和選擇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變量間關系研究——列聯表及其關聯測量和方差分析
列聯表與關聯測量概述
建立并解讀列聯表
選擇和運用關聯測量
用控制變量進行關聯測量
統計顯著性檢驗和關聯測量
均值比較和方差分析
本章小結
第十四章 回歸分析與相關性
分析兩個定距變量
多變量事件的回歸分析
線性回歸與統計顯著性
多重共線性
回歸分析與非定距變量
用于分析時序數據的回歸模型
回歸分析和因果關系
本章小結
第十五章 成果的交流及項目的收尾
聽眾及其需求的變化
定量報告的要素
倫理問題
本章小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