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1.1 分類
1.2 一般步驟
1.2.1 檢測的物理學基礎
1.2.2 分析的一般過程
1.3 儀器分析的重要性
1.3.1 化工過程分析
1.3.2 生命科學研究
1.3.3 化學科學研究
1.4 可靠性的論證
1.4.1 專一性
1.4.2 精密度
1.4.3 準確度
1.4.4 靈敏度
1.4.5 定量限
1.4.6 線性范圍
1.4.7 標準曲線
1.4.8 耐用性
1.5 儀器分析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2章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
2.1 一般介紹
2.2 基本原理
2.2.1 分子光譜的產生
2.2.2 光譜吸收曲線
2.3 物質的紫外一可見吸收光譜
2.3.1 電子躍遷類型
2.3.2 常用術語
2.3.3 常見有機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譜
2.3.4 無機化合物紫外一可見吸收光譜
2.3.5 蛋白質紫外吸收光譜
2.3.6 核酸紫外吸收光譜
2.3.7 影響吸收光譜的因素
2.4 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計
2.4.1 基本組件
2.4.2 常用儀器
2.5 應用
2.5.1 定性分析
2.5.2 有機物結構分析
2.5.3 定量分析
2.5.4 在生物醫(yī)學領域中的應用
2.5.5 在藥物分析領域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3章 紅外吸收光譜法
3.1 紅外光區(qū)
3.1.1 遠紅外光區(qū)
3.1.2 中紅外光區(qū)
3.1.3 近紅外光區(qū)
3.1.4 紅外光譜特點
3.2 紅外光譜儀
3.2.1 基本組成
3.2.2 色散型紅外分光光度計
3.2.3 傅里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
3.3 基本原理
3.3.1 雙原子分子的振動
3.3.2 多原子分子的振動
3.3.3 吸收峰強度的影響因素
3.4 基團頻率與特征吸收峰
3.4.1 官能團區(qū)
3.4.2 指紋區(qū)
3.4.3 主要基團的特征吸收峰
3.5 基團頻率的影響因素
3.5.1 內部因素
3.5.2 外部因素
3.6 試樣的制備
3.6.1 液體樣品
3.6.2 固體樣品
3.6.3 氣體樣品
3.7 紅外光譜的應用
3.7.1 定性分析
3.7.2 標準紅外圖譜集
3.7.3 牛黃品質的鑒定
3.7.4 蛋白質分析
參考文獻
第4章 生物質譜
……
第5章 核磁共振波譜
第6章 色譜基礎
第7章 薄層色譜法
第8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