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暴力電影:表達與意義

暴力電影:表達與意義

暴力電影:表達與意義

定 價:¥25.00

作 者: 汪獻平 著
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影視藝術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271126 出版時間: 2008-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18 字數:  

內容簡介

  《暴力電影:表達與意義》將立足于暴力電影作品本身,探討暴力電影存在的理由,梳理其發(fā)展的歷程,并對其在類型片中的不同存在形式、表達方式和深層意義等方面作出客觀的分析與闡釋,試圖總結出不同暴力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共性和可重復操作性。但同時不忘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下導演作者的個性和原創(chuàng)性,主要以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中國香港、美國三地導演的暴力電影進行比較來裨缺補漏。暴力電影如同一把雙刃劍,行進在商業(yè)與藝術的兩難之間。此外,《暴力電影:表達與意義》還將涉及一直較少被人關注的女性及青少年暴力影片,挖掘暴力在其中的起因與意義。

作者簡介

  汪獻平,1976年底生,安徽霍山人。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后,編劇,現任教于上海師范大學。曾在《當代電影》、《電影藝術》、《戲劇》、《文藝報》、《藝術評論》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圖書目錄

序一:理論銳氣溢于瘦弱的生命個體
序二:暴力,作為電影的“文化原罪”
前言
第一章 暴力電影:存在的理由
第一節(jié) 暴力存在的原因
第二節(jié) 暴力與電影:天然的親密關系
第三節(jié) 消費時代的暴力電影
第二章 暴力電影的發(fā)展歷史
第一節(jié) 萌芽期:暴力遭禁的時代(1930~1966年)
第二節(jié) 興盛期:暴力電影的興起(1967~1979年)
第三節(jié) 成熟期:香港動作電影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1980~1990年)
第四節(jié) 融合期:暴力電影的互動與融合(90年代初至今)
第三章 暴力電影的存在形式和表達方式
第一節(jié) 暴力電影的存在形式
第二節(jié) 暴力電影的表達方式
第三節(jié) 暴力在電影中的存在意義
第四章 不同文化傳統(tǒng)下的暴力電影——吳宇森、北野武、昆廷·塔倫蒂諾暴力電影比較
第一節(jié) 成長背景對其暴力電影創(chuàng)作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大相徑庭的敘事特征
第三節(jié) 各具特色的視聽語言
第五章 異軍突起的女性暴力電影
第一節(jié) 女性施暴者類型分析
第二節(jié) 兩種分流:不同視野下的女性暴力電影
第三節(jié) 女性暴力電影——娛樂還是抗爭?
第六章 青春殘酷物語——當代青少年暴力電影
第一節(jié) 暴力的誕生:地理空間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暴力之源:青春的焦慮及抗爭
第三節(jié) 青少年暴力電影視聽特征分析
結語 暴力電影,一把雙刃劍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