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內容提要
ABSTRACT
緒論
一 中國解釋學的研究現狀
二 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
三 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的研究原則和方法
第一章 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的兩大闡釋原則
第一節(jié) “以意逆志”論——偏于客觀的文學闡釋原則
一 “志”——文學闡釋的根本目標
二 “意”——文學闡釋的主體意識
三 “逆”——現實視域與初始視域的融合
第二節(jié) “詩無達詁”論——偏于主觀的文學闡釋原則
一 “詩無達詁”——作品“原意”說的破除
二 “見仁見智”——解釋者的能動參與
三 “從變從義”——文學解釋的自由與限制
第三節(jié) 中西詩學解釋學比較
一 “以意逆志”論與西方客觀解釋學理論之比較
二 “詩無達詁”論與西方主觀解釋學理論之比較
第二章 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的文本理解途徑
第一節(jié) “品味”__—作品整體韻味的把捉
一 “品味”的文本理解過程
二 “品味”的審美心理特征
三 “品味”的詩學解釋學效應
第二節(jié) “涵泳”——作品深層意蘊的探究
一 “曉得意思好處”——文本理解的深度模式
二 “涵泳”——文本理解的具體途徑
三 “興起”與“就《詩》”——文本理解的自由與限制
第三節(jié) “自得”——解釋者自由理解的實現
一 “自得”的詩學解釋學意蘊
二 “自得”的解釋學閾限
三 “自得”的實現條件
第三章 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的詩性闡釋方式
第一節(jié) “象喻”的詩性闡釋方式
一 “象喻”的產生及發(fā)展
二 “象喻”的詩性特征
三 “象喻”的文化成因
第二節(jié) “摘句”的詩性闡釋方式
一 “摘句”的形成及發(fā)展
二 “摘句”的詩性特征
三 “摘句”的文化成因
……
第四章 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與儒、道、釋思想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