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目的
1.1.1 休閑時代的來臨
1.1.2 休閑的社會屬性
1.1.3 杭州茶館的切入
1.2 文獻綜述與理論視角
1.2.1 歷史中的休閑研究
1.2.2 兩種模式的詮釋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案
1.3.1 休閑的內涵與結構
1.3.2 實地的觀察與訪談
2 茶館的空間
2.1 茶藝館的興起
2.2 歷史文化的空間
2.2.1 傳統(tǒng)的積淀
2.2.2 社會空間的擴大
2.3 現實空間的營造
2.3.1 環(huán)境的“刻意”
2.3.2 服務的“刻意”
3 茶館的客人
3.1 休閑主體的泛化
3.2 階層的跨越
3.2.1 傳統(tǒng)有閑階級
3.2.2 現代大眾休閑
3.3 新群體的觀照
3.3.1 在職群體:為生活而工作
3.3.2 女性群體:休閑的差距
4 茶館的活動
4.1 休閑活動的多樣性
4.2 體驗的維度
4.2.1 感知自由
4.2.2 體驗快樂
4.3 行動的維度
4.3.1 學習和發(fā)展
4.3.2 創(chuàng)造和成為
5 茶館的功能
5.1 茶館休閑經濟的崛起
5.1.1 休閑產業(yè)
5.1.2 體驗經濟
5.2 文化:品味與創(chuàng)造
5.2.1 休閑的基礎
5.2.2 文化的創(chuàng)造
5.3 親密關系的場域
5.3.1 親密關系的表達
5.3.2 社會資本的構建
6 茶館的錯位
6.1 休閑的麥當勞化
6.1.1 一杯“標準茶”
6.1.2 時間饑渴癥
6.2 消費的過度化
6.2.1 消費主義的蔓延
6.2.2 休閑理念的回歸
7 結語:茶館的未來
7.1 茶館與休閑之都
7.2 未來之路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