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百味草藥妙方

百味草藥妙方

百味草藥妙方

定 價:¥12.80

作 者: 范曉清
出版社: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書系·衛(wèi)生保健篇
標 簽: 針灸推拿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9121270 出版時間: 2008-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27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藥學在我國的發(fā)展有數(shù)千年歷史,其中眾多中草藥的性質和功效是歷代醫(yī)藥學家們經過不斷地探索、研究、實踐,而總結出的寶貴經驗,是中藥學的精華所在。中醫(yī)治病方法有很多,如針灸、推拿、藥浴、刮痧等,但最為普遍的是服用中藥。每味中草藥都有其各自的特性與功效,根據不同的病因病癥加以應用,或開單方,或配復方,以期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中醫(yī)藥學典籍,根據各種中草藥的特性和功效對它們進行分類,如補氣藥、養(yǎng)血藥、安神藥等。全書共16章,介紹了111味中草藥的藥性及功效,以及適合家庭應用的單方和復方約900個。其中既有治病方,也有保健方,并有許多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藥茶方、藥酒方,非常適合讀者參考、選用。 本書最后的附錄部分,還介紹了一些關于中草藥的小常識,如中藥配伍、應用禁忌、選購方法、存放方法、煎煮方法等。希望廣大讀者對我國的傳統(tǒng)藥學有更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對癥應用,以達到日常保健、防治疾病、增強體質的目的。

作者簡介

暫缺《百味草藥妙方》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補氣藥
1.人參
2.西洋參
3.黨參
4.太子參
5.白術
6.山藥
7.甘草
二、養(yǎng)血藥
1.當歸
2.熟地黃
3.何首烏
4.白芍
5.阿膠
6.龍眼肉
三、壯陽藥
1.巴戟天
2.肉蓯蓉
3.仙茅
4.淫羊藿
5.杜仲
6.續(xù)斷
7.狗脊
8.骨碎補
9.補骨脂
10.益智仁
11.菟絲子
四、滋陰藥
1.沙參
2.麥門冬
3.天門冬
4.石斛
5.玉竹
6.黃精
7.枸杞子
8.桑椹
9.墨旱蓮
10.女貞子
五、固澀藥
1.五味子
2.烏梅
3.石榴皮
4.訶子
5.肉豆蔻
6.芡實
7.山茱萸
六、安神藥
1.酸棗仁
2.柏子仁
3.遠志
4.合歡皮
5.靈芝
七、消食藥
1.山楂
2.神曲
3.麥芽
八、祛濕藥
1.蒼術
2.厚樸
3.藿香
4.砂仁
5.白豆蔻
6.茯苓
7.澤瀉
九、理氣藥
1.橘皮
2.枳實
3.木香
4.香附
5.烏藥
6.川楝子
7.薤白
十、活血藥
1.川芎
2.郁金
3.丹參
4.益母草
5.雞血藤
6.桃仁
7.紅花
十一、清熱藥
1.知母
2.梔子
3.淡竹葉
4.黃芩
5.黃柏
6.生地黃
7.玄參
8.牡丹皮
9.紫草
10.金銀花
11.連翹
十二、解表藥
1.桂枝
2.紫蘇
3.防風
4.淡豆豉
5.菊花
6.葛根
7.柴胡
十三、化痰止咳藥
1.桔梗
2.瓜蔞
3.貝母
4.竹茹
5.胖大海
6.杏仁
7.款冬花
8.桑白皮
9.白果
十四、平肝息風藥
1.鉤藤
2.天麻
3.決明子
4.石決明
十五、祛風濕藥
1.獨活
2.威靈仙
3.秦艽
4.■薟草
5.桑寄生
6.五加皮
十六、瀉下藥
1.番瀉葉
2.蘆薈
3.火麻仁
4.郁李仁
附錄
一、中藥是如何分類的
二、中藥的性能都有哪些
三、中藥配伍七情的內容
四、中藥應用有哪些禁忌
五、選購中藥小常識
六、煎煮中藥小常識
七、中藥存放小常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