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 作者吳敬梓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幽默、本色的語言,寫科舉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無不恰到好處,謔而不苛,不墮落暴露小說的惡趣之中。在藝術結構上,本書沒有貫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階段地展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這是一部以文人為描寫重點,全面深入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弊端的長篇諷刺小說。作品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世態(tài)的生動描繪,使《儒林外史》達到中國古典文學諷刺藝術的高峰,并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