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信風險管理研究院作為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發(fā)展項目,是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于2006年2月專門成立的專業(yè)開放性科研機構,它旨在推動中國風險管理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通過加強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社會服務,為政府和企事業(yè)單位決策提供咨詢,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供服務。研究院成立以來,將研究的重點定位在中國國民經濟運行風險管理研究、行業(yè)風險管理研究和微觀經濟風險管理研究等方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初步建立了開放式的研究平臺,并積累了一定的風險管理理論素材和實務經驗。《中國經濟運行風險研究報告(2007)》(以下簡稱本報告)是研究院出版的第一份專業(yè)性風險研究報告,旨在識別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和微觀主體運作過程中面臨的關鍵性風險,以及不同風險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并對相關風險的影響后果及未來發(fā)展趨勢作出初步判斷。事實上,經濟生活中面臨的風險是非常復雜的,不同的理論研究者和風險管理組織提出了不同的框架,廣泛涉及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社會風險、環(huán)境風險、災害風險等;而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報告的使用者樹立基本的風險意識,從而使得決策更加科學。具體而言,本報告希望在以下方面為使用者提供幫助:·了解宏觀經濟運行和微觀主體運作風險,包括中國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態(tài)勢和潛在的風險因素,以及企業(yè)日常經營中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じ绲匾庾R風險,防患于未然?!暗溬飧K?,福兮禍所伏”,從某種意義上說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將風險事項與決策者的風險容忍度相協(xié)調是風險管理的前提條件,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補牢要好得多?!ぴ陲L險計量的基礎上,計劃和執(zhí)行有關的措施,以更好地應對風險。風險計量的方法很多,管理措施也各不相同,決策者在面臨不同的風險要素時,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理論框架來指導其更好地面對和減輕風險,并努力抓住風險事項可能帶來的機會。為順利完成本報告,中國立信風險管理研究院組織了兩個團隊:其一是通過開放課題招標,將國內有志于研究風險管理理論和實務的專家通過具體風險管理項目的形式組織起來,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潛在風險要素進行深入的剖析和闡述;其二是整合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一批教授、博士組成不同的項目組,在借鑒、學習國內外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的基礎上,對2006~2007年間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具體風險主題,如通貨膨脹、就業(yè)、人民幣匯率波動、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權、稅收政策等方面展開研究。兩個團隊的參與者都是風險領域的開拓者和探索者,研究的主題大到宏觀政策,小到微觀主體,研究結論對報告使用者了解中國經濟運行風險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本報告采用總、分報告的模式,對2006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中的風險因素作了基本的判斷,并對2008年的可能風險因素作出初步預測??倛蟾嬖诮榻B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內容和框架、研究局限的基礎上,立足于宏觀經濟運行和微觀主體運作的多個分報告,對中國經濟運行的風險分布、計量、基本判斷和預測進行了總結歸納。分報告則遵循風險識別、風險計量、風險預測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yè)、城鎮(zhèn)就業(yè)、稅收政策、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權、人民幣匯率與通貨膨脹、能源安全、外匯儲備等宏觀經濟運行風險因素以及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審計風險、企業(yè)稅務風險、新會計準則對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影響等微觀層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從研究團隊的組建、研究工作的開展,到最終成果的形成,本報告歷時一年半的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我國理論界出版的第一份風險研究報告,盡管研究的風險主題未能涵蓋中國經濟運行中的所有風險,但所識別的風險集中于國家經濟工作中的重點問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媒體關注度較高的問題,可以說既關乎國計,又影響民生。不同作者在研究過程中努力使收集的信息全面、使用的模型恰當、計量的結果準確,為報告使用者認識風險、了解風險、計量風險提供了不同的視角,我們認為本報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并能夠為決策者提供一些參考。當然,作為對中國經濟運行風險管理研究的初步探索,本報告尚存在一定不足,如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我們僅僅關注中國經濟運行風險,對自然災害風險、社會風險、政治風險等沒有涉及;即使是研究經濟運行風險,在確定具體的研究主題時,我們也僅僅選擇了其中一部分的對象進行分析,尤其是對一些比較熱點的、引起廣泛關注的風險,如資產價格上漲、投資增長過快、結構調整滯后等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在風險計量模型的選擇、風險結果的描述等方面還缺乏一個整體的、有說服力的理論框架加以指導;在數(shù)據的選擇和使用、風險管理措施的針對性等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我們熱切盼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更期待本報告的出版能夠為經濟運行風險的識別、計量和管理方面提供一個交流平臺,為推動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