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簡史》能成為小教自考系列教材之一,無疑與我們上述所說之教育史的重要意義密切相關。但由于教育史本身所含范圍實在過于廣博,又加上本教材是將中國教育史與外國教育史并置,因此,作者只能以《簡史》形式呈現(xiàn)粗略的中外教育發(fā)展線索,以期讀者諸君能按圖索驥、最終為大家的自學提供導引。如能達此目標,我們的努力也就算是很大的成功了。關于教育史的下限近年頗多爭議,有同仁在編寫教育史時將年代下限往后推至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遠迄21世紀初期。這樣的界定方式自有其道理,因為凡是過去之時、過去之事皆屬歷史的范疇。但我們在編寫本書時,考慮到書籍本身的容量以及傳統(tǒng)教育史與比較教育學科兩者之間約定俗成的分界,因此,本書將教育史的下限界定在20世紀前半期。具體而言,中國教育史自教育起源始,至新民主主義教育止。而外國教育自人類有教育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止。這樣的范圍基本上屬于傳統(tǒng)教育史的界定范疇。至若讀者諸君希望了解二戰(zhàn)后的教育改革,可以參考比較教育學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