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道教天心派
一、神啟與經文
二、天心法師及其世界
三、天心派與地方信仰
四、天心派與道教
第三章 華蓋山與三真君
一、特定地點的權威
二、《三真君事實》中的神人聯(lián)系
三、三真君與朝廷
第四章 華蓋山信仰的興起
一、北宋與南宋時期的三仙信仰:世俗材料
二、北宋與南宋時期的三仙信仰:《三真君事實》
三、結論
第五章 三仙信仰興起之解釋
一、撫州精英與朝廷
二、為什么選擇三仙
三、為什么不是其他神祗
四、為什么黃震忽視三仙
五、結論
第六章 道士、地方神祗與王文卿的轉變
一、道士王文卿
二、作為地方神祗的王文卿
三、道士敘述中的官員與異人
四、三仙:為什么是道士
第七章 官僚模式:一個推論
一、道教與朝廷:宮廷
二、道教與朝廷:神靈封賜
三、道教與朝廷:地方官員
四、神祗信仰與官僚模式
五、道教與市場
第八章 神祗信仰與醮
一、人類學的證據:臺灣
二、人類學的證據:新界
三、廟外之醮
四、“結構”與醮的意義
五、現代中國的官僚與個人模式:醮儀之外
第九章 結論:兩種模式
附錄 材料問題
一、鄧有功與《天心正法》和《鬼律》
二、《三真君事實》的年代與作者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